玛雅文明的大地之龟
分享
101303
中华文明与远在美洲的玛雅文明有不少相似的地方。我们曾刊发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新伟撰写的《玛雅文明中的月神玉兔》,介绍两个文明中关于月亮文化的异同。今天,本刊再次邀请他为读者们介绍两个文明的另一个相似点——龟崇拜。
壹
中国最早的龟崇拜的证据发现于地处淮河流域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在距今8000余年的贾湖墓葬中,常以龟甲随葬。龟甲中常有小石子,个别龟的腹甲上,刻着类似甲骨文的符号。距今约7000年前后兴起于淮河下游支流汶水和泗水流域的大汶口文化继承了这个传统,墓葬中仍然流行以龟甲随葬。关于这一时期龟甲的功能,其说不一。因为龟甲内多有石子,有学者认为是绑在腿上和胳膊上的响器,在舞蹈时沙沙作响。

舞阳贾湖出土带有刻画符号的龟腹甲
距今5500年前后,中国各地区的史前社会几乎同步进入跨越式发展的灿烂转折期。新生的社会上层需要新的意识心态树立威望,维护统治。于是龟崇拜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并广泛传播。

凌家滩玉龟
安徽含山凌家滩墓地出土了写实的玉龟,在其腹甲和背甲之间,夹着刻画出北极星和维系天地的“四维”的玉版;还出土了一种玉筒形器,是抽象的龟的身体。大汶口文化出现了形制相同的骨雕筒形器。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典型玉器中,既有写实的龟,又有筒形抽象龟体,还有身体呈“勾云”状的龟形器。很明显,龟崇拜此时是与宇宙观密切相关的。先秦文献中有关于龟为宇宙模型,龟背隆起像天、龟腹平整像地的记载,其实这一观念早在5000多年前就已经形成。

红山文化玉龟形器
长江下游距今5200年至4300年的良渚文化,继承了凌家滩的传统,仍然有玉龟。但此后,龟崇拜迹象不明,直到商代才蓬勃复兴:龟甲成为灵验的占卜工具,取形于龟腹甲形状的“
壹
中国最早的龟崇拜的证据发现于地处淮河流域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在距今8000余年的贾湖墓葬中,常以龟甲随葬。龟甲中常有小石子,个别龟的腹甲上,刻着类似甲骨文的符号。距今约7000年前后兴起于淮河下游支流汶水和泗水流域的大汶口文化继承了这个传统,墓葬中仍然流行以龟甲随葬。关于这一时期龟甲的功能,其说不一。因为龟甲内多有石子,有学者认为是绑在腿上和胳膊上的响器,在舞蹈时沙沙作响。

舞阳贾湖出土带有刻画符号的龟腹甲
距今5500年前后,中国各地区的史前社会几乎同步进入跨越式发展的灿烂转折期。新生的社会上层需要新的意识心态树立威望,维护统治。于是龟崇拜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并广泛传播。

凌家滩玉龟
安徽含山凌家滩墓地出土了写实的玉龟,在其腹甲和背甲之间,夹着刻画出北极星和维系天地的“四维”的玉版;还出土了一种玉筒形器,是抽象的龟的身体。大汶口文化出现了形制相同的骨雕筒形器。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典型玉器中,既有写实的龟,又有筒形抽象龟体,还有身体呈“勾云”状的龟形器。很明显,龟崇拜此时是与宇宙观密切相关的。先秦文献中有关于龟为宇宙模型,龟背隆起像天、龟腹平整像地的记载,其实这一观念早在5000多年前就已经形成。

红山文化玉龟形器
长江下游距今5200年至4300年的良渚文化,继承了凌家滩的传统,仍然有玉龟。但此后,龟崇拜迹象不明,直到商代才蓬勃复兴:龟甲成为灵验的占卜工具,取形于龟腹甲形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