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三国历史 >

吕乂简介—三国时期蜀汉官员

分享 151889

分享

吕乂(?-251年),字季阳,荆州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三国时期蜀汉官员。
出身南阳吕氏,自幼丧父,喜好读书弹琴。 初任典曹都尉,管理盐税,迁绵竹县令,政绩卓著,拜巴西太守。诸葛亮北伐中原,以为汉中太守,督促农事,供应兵员军需粮草。 诸葛亮死后,累迁蜀郡太守。后来,入朝担任尚书,辅佐费祎,代董允为尚书令。
吕乂任职内外,生活俭朴,谦虚少言,为政简明,执法严苛,以清明能干著称。延熙十四年(251年),去世。

人物生平

吕乂的父亲吕常,送原先的益州牧刘焉进入蜀郡。因官道堵塞,遂不能返回中原。
吕乂自幼失去父亲,喜好读书弹琴。当初,刘备平定益州,设置盐府校尉一职,管理盐铁的财政收益。校尉南阳人王连请吕乂与南阳人杜祺、南乡人刘干等共为典曹都尉。吕乂后被升任为新都、绵竹县县令。心地善良,体恤百姓,百姓无不称颂,在本州各县城中首屈一指。又升任巴西太守。丞相诸葛亮连年出兵,征调各郡兵员、钱粮,不少地方都不能及时如数送交,吕乂召募士兵五千人交给诸葛亮,他对这些人进行慰问讲明道理并加以监督制约,这些人竟没有一人逃走。吕乂被转任为汉中太守,兼任督农,负责供应军需粮草。
诸葛亮去世后,吕乂累次升任为广汉、蜀郡太守。蜀郡为京都所在地,户口众多,又逢诸葛亮死后,士兵开小差的很多,又有人冒领这些人空额的军饷,各地奸巧纷纷出现。吕乂到任后,进行防范禁止,他对士兵们开导劝谕,几年之间,那些脱漏军籍而自愿出来的人有一万多。后来吕乂入朝,担任尚书,接替董允担任尚书令,公事都及时处理不留拖延,门内没有停留的宾客。吕乂先后任职朝廷内外,自己生活俭朴,谦虚少言,为政简明而不繁琐,以清明能干著称于朝;然而用法过严过深,喜爱起用文官俗吏,所以虽说官居高位,但在各郡县中的名声不大好。延熙十四年(251年),吕乂去世。

人物评价

陈寿:吕乂临郡则垂称,处朝则被损,亦黄、薛之流亚矣。 吕乂少孤,好读书鼓琴。

家族成员

父亲
吕常,送原益州牧刘焉入蜀,因官道堵塞,不能返回中原。
儿子
吕辰,景耀年间(258―263年)官至成都令。
吕雅,官任谒者。清厉有文才,著有《格论》十五篇。

史书记载

《三国志·卷三十九·蜀书九·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

吕乂怎么读

吕乂的拼音:lǚ yì
AD位1

相关推荐

总参谋部---中国解放军最神秘的部门

近代战争

追名逐利,苦海求生,无钱样样皆不能是什么生肖,讲解词语解释释义

生肖文化

马会选出尖嘴马指什么生肖,立刻揭晓落实

生肖文化

花言巧语打一个生肖,重点解析落实

生肖文化

开弓没有回头箭打一正确生肖,详细解析落实

生肖文化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任峻简介—东汉末年屯田制的推广者

下一篇:傅肜简介—三国时蜀汉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