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抗日战争 > 英雄名录 >

牟光仪:不惧艰险、抗战到底的“瞎子司令”

温桂鹏分享 151685

温桂鹏 分享

  牟光仪(1900—1939),山东潍坊坊子区清池镇西清池村人,在校学习期间思想进步,入党后积极为党工作,在青岛工作时被资本家谋害,双目失明。他克服常人难以忍受的困难,坚持斗争,为组建抗日武装不辞劳苦,曾担任过潍县县委组织部长,组建县大队。在胶东工作时,收编国民党和一股中间势力共计200多人,后被选举为胶东区党委职工部长。1939年12月,在掖县河南村遭遇日军包围,壮烈牺牲。

  坚持斗争,遇害双目失明

  牟光仪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11年,在亲友的资助下,牟光仪到潍县乐道院附近的养正小学读书。其间,他曾几次参加小学生的爱国活动。1917年,他考入文华中学。由于他几次发动学生罢课、游行,呼喊进步口号,响应五四运动,1920年被校方劝退。同年,牟光仪到华丰铁厂做工,后又应聘到潍县乐道院当电工。

  1925年秋,经庄龙甲、王全斌介绍,牟光仪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他利用在乐道院电机房工作这个特殊条件,为党的活动提供方便。电机房有一个水塔,上面写着“外人不得入内”的字样,他就在电机房里印刷党的机密文件和刊物,利用工余时间,四处奔波,分发给党员、群众、学生、工人,进行革命宣传。他不顾个人安危,利用电机房为党的活动提供集会场所。

  1926年初,团济南地委关向应同志到潍县视察工作,在乐道院电机房进行革命活动时,就是牟光仪看门守护,烧水送茶,圆满完成了掩护任务。后来,他不断地深入农村、工厂、学校、铁路宣传革命道理,积极组织罢工、罢课。自1925年秋至1928年底,乐道院电机房基本上成了周围几个县区党组织的活动中心。

  1928年,济南“五三”惨案以后,山东人民掀起了反帝浪潮。牟光仪受中共潍县县委指示,带领田化宽等12人,在坊子以东扒毁铁路,阻止日军兵列西上;同时,还参加了组织群众砸大柳树“税局子”、抗捐抗税等斗争。后因潍南形势恶化,国民党当局到处搜捕牟光仪等共产党人,1929年初,组织上安排牟光仪转移到青岛滋美冷藏公司,以工人的合法身份从事党的地下活动。由于他多次组织发动工人罢工,很快引起了青岛反动当局的注意。

  1931年春节后的一天,牟光仪到公司上班时,发现冷藏库内送气管道出了故障。他考虑到工友们的安全,马上出来把闸门关好,只身回到仓库拆卸了部分管道进行检修。资本家趁他只身检修管道之际,突然打开总闸,强烈的阿摩尼亚气(氨气)大量喷出,牟光仪顿时被窒息,昏倒在地。工友们发现后,连忙把他送进医院。经抢救,牟光仪幸免一死,但是,他双眼角膜完全损坏,从此双目失明了。

  组建武装,昵称“瞎子司令”

  1931年春,牟光仪回到家乡,在中共潍县党组织的领导下,以惊人的毅力,战胜双目失明带来的种种困难,扮作基督教徒,开展地下工作,夜以继日地四处传播革命道理,坚持开展农村斗争。就是在1934年秋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潍县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最困难、最艰苦的岁月里,牟光仪仍然坚持斗争,寻找组织下落,谋求党团组织恢复和发展。

  七七事变后,牟光仪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四处奔波,为建立人民武装忘我工作。党组织鉴于牟光仪自己活动很不方便,先后派朱兆丰等同志常住在他家,为他念文件、写材料,还另外派了同志给他领路。在这些热情的青年帮助下,牟光仪夜以继日地在潍东一带到处奔走,讲解抗日救国的道理,宣传建立人民武装的意义,为建立党所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创造条件。

  1938年1月9日,国民党潍县县长厉文礼得知日军已过弥河,弃城逃到安丘。为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牟光仪遵照党组织指示,深入虎穴与厉文礼进行谈判,后又与国民党地方武装“韩二虎”、王尚志在乐道院进行交涉,还与国民党鲁东第八区独立4团团长王有为进行磋商,达成了“互不侵犯,共同抗日”的协议,为组建抗日人民武装队伍作出了重要贡献。

  1938年5月,八路军鲁东游击队7、8支队东进,牟光仪也到了胶东,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他主动到鲁东游击指挥部举办的排以上干部训练班学习,把课堂当战场,刻苦钻研,受到党组织的赞扬。

  7月,八路军鲁东游击队7、8支队奉命西进。部队领导觉得部队条件优越,让牟光仪继续留在部队,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牟光仪却毅然申请回到了家乡开展工作。1938年10月,中共潍县县委在牟光仪家重建,他当选为组织部长。

  1939年3月,牟光仪发动人民群众多次袭击潍城、坊子日伪岗哨,缴获敌人步枪4支、轻机枪1挺,很快组织成立了抗日武装县大队。经费不足,他让年幼的大儿子领路来到潍县乐道院,通过地下党组织请来华丰铁厂与同和成百货店经理,通过商谈,筹措了一部分经费。5月,他得知厉文礼部下钱礼堂为躲避日军“扫荡”,将队伍解散,枪支散藏在华疃村,他立即派人到华疃村收集枪支36支,并动员部分进步青年参加县大队。县大队已有30多支枪、50余人,转战潍南、潍北,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势力。牟光仪由于身体原因并没有担任过部队司令员,但群众却一直亲昵地称他为“瞎子司令”。

  转战胶东,英雄气壮山河

  1939年5月28日,由于特务告密,牟光仪等人带领县大队转移到潍东韩家侯孟村时,被厉文礼部包围,被敌人全部缴械。牟光仪由其11岁的大儿子领路,在地下交通员的帮助下,长途跋涉赶到掖县,向胶东区党委汇报潍县的斗争工作。6月,胶东区党委书记王文和五支队司令员高锦纯指示他带领特务连50名指战员,返回昌邑、潍县一带执行扩军任务。

  牟光仪带领队伍由掖县的海沧村乘帆船到昌邑北边下营西海滩登陆,同当地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在侦察中,了解到国民党顽固派第15旅的一个团长王炳臣,与旅长张景月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牟光仪马上派了几个同志,在地下党的配合下深入虎穴,三请王炳臣。牟光仪对王炳臣以礼相待,对他分析了形势,讲明了利害,阐明了党的统战政策,希望他脱离张景月,与共产党合作,组成抗日部队,让他担任司令。王炳臣最终心悦诚服,带领100多人编入了人民抗日队伍。

  接着,牟光仪又对中间势力徐子安部队开展工作。徐子安,潍县北乡徐家庄子人,为人正直,热爱祖国。从保定军校毕业后,曾在西北军里当过营长。西北军垮掉后,就回了家。抗战全面爆发后,牟光仪找他一块拉队伍抗日,他表示既不参加国民党,也不参加共产党,在家乡组织自己的抗日队伍。但顽固派张景月不但不让徐子安抗日,而且不时地袭击他,搞得他没有立足之地,最后只得带着他的七八十个人,弄了几条帆船下了海。牟光仪从掖县乘船到昌邑的时候,他们曾在海上相遇。登陆后,牟光仪经常与徐子安交谈,对他讲只有共产党抗日最坚决,只有共产党能够救中国。不久,徐子安接受了改编。1939年8月,牟光仪带着王炳臣和徐子安的部队200多人到了胶东根据地。经过整训,部队素质迅速提高。王炳臣在以后的一次战斗中光荣牺牲,徐子安后来成为我军的高级指挥员。

  8月10日,牟光仪参加了胶东区党代会,组织上安排他担任区党委职工部长,并给他配备了秘书、警卫员。12月,日军对胶东进行“大扫荡”。12月11日,牟光仪在张戈庄司令部开完重要会议,星夜赶回掖县河南村布置转移工作。12月12日黎明,日军突然包围了这个村子,实行了惨绝人寰的“三光”政策。牟光仪和同志们一起奋勇突围,激战中不幸壮烈牺牲,时年39岁。

  1946年,家乡人民在当时的马宿区(现属潍坊高新区)政府驻地马宿村为牟光仪等多位革命烈士立了“气壮山河”纪念碑。解放后,牟光仪烈士被安葬在潍坊市革命烈士陵园。

AD位1

相关推荐

总参谋部---中国解放军最神秘的部门

近代战争

追名逐利,苦海求生,无钱样样皆不能是什么生肖,讲解词语解释释义

生肖文化

马会选出尖嘴马指什么生肖,立刻揭晓落实

生肖文化

花言巧语打一个生肖,重点解析落实

生肖文化

开弓没有回头箭打一正确生肖,详细解析落实

生肖文化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马霄鹏:举旗鲁西南 团结抗顽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