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明朝历史 >

朱允炆并非"嫡长子继承"的正统,为什么朱元璋选择他继承皇位?

分享 149794

分享

根据提长子继承制度,建文帝朱允炆的嫡子正统性不如朱允熥,那么朱元璋为什么不选择更符合“嫡长子继承”朱允熥而是建文帝继承皇位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首先要说明的是,史书并没有明确记载朱元璋选择朱允炆的原因,本鬼接下来的内容也是自己的一家之言而已。本鬼认为朱元璋不选择朱允熥而是建文帝继承皇位的原因有两个:第一,懿文太子朱标病逝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此时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

而当时朱允炆十五岁,朱允熥还不到十四岁。要知道明朝成年人的平均寿命也就五十来岁,朱元璋恐怕并不相信自己能活到朱标的儿子们二十岁加冠的时候。与当时还不到十四岁的朱允熥相比,朱允炆起码到了可以勉强亲征的年龄,立朱允炆为皇太孙能避免出现幼主临朝。

第二,根据史书推测,朱元璋对未来的政治安排是以朱标为核心,以文臣为治国班底,以功臣宿将为朝内依靠,以藩王为地方屏障。然而朱标的去世彻底打乱了朱元璋的政治安排,除了文臣还能是治国班底之外,功臣宿将从依靠变成了威胁,藩王从屏障变成了不稳定因素。

对于藩王,朱元璋先是通过“嫡长子继承”传位给嫡孙,断绝其他儿子合法继位的可能性。而对于功臣宿将,朱元璋则举起屠刀。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蓝玉案”开始,朱元璋清洗了绝大部分的功臣宿将。可以说朱元璋已经下决心要消除功臣宿将控制皇太孙的可能性。

朱允熥的母亲常氏是常遇春(明朝功臣宿将的第二把交椅)的女儿,而朱允炆的母亲吕氏是文臣吕本的女儿。正因如此,朱元璋可能担心立朱允熥为皇太孙会让功臣宿将在自己死后把持朝廷,朱允炆则没有这个问题。为了防备功臣宿将,朱元璋也就不在乎“嫡长子继承”了。

基于以上两个原因,再加上朱允熥的嫡长孙身份也不比哥哥强多少,朱元璋最终决定将皇位传给了朱允炆。朱元璋这样的安排导致能力本就不强的建文帝在登基后只能依靠一群眼高手低、空谈误国的文臣来统治天下,为建文帝最终的失败埋下了伏笔。

AD位1

相关推荐

总参谋部---中国解放军最神秘的部门

近代战争

追名逐利,苦海求生,无钱样样皆不能是什么生肖,讲解词语解释释义

生肖文化

马会选出尖嘴马指什么生肖,立刻揭晓落实

生肖文化

花言巧语打一个生肖,重点解析落实

生肖文化

开弓没有回头箭打一正确生肖,详细解析落实

生肖文化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李自成起义后,崇祯帝拒绝放弃迁都南京的原因是什么?

下一篇:崇祯登基之后,为什么一定要处置魏忠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