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明朝历史 >

没读过书,没上过军校,乞丐朱元璋为何能改变命运?

分享 149541

分享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出生赤贫,曾放过牛、当过和尚,在加入了起义军之后如鱼得水,最终得以创立享国276年的大明朝。现今的职场草根们,不少人总会把朱元璋当成奋斗的榜样,认为他的身上有很多可以值得学习的地方。

后人在崇拜朱元璋时,总会产生了一个疑问,朱元璋没上过学(没接受正规教育),是半个文盲,怎么拥有如此高的军事素养和战场上的决断力?这是一个好问题,朱元璋家境贫寒,他没有条件接受正规教育,走上科举考试这条道。

如果以此来认为朱元璋没有多少文化,本身就是大错特错。朱元璋有一个优秀习惯,或者说一个偏执,就是对热衷看书,为此还废寝忘食。大家是不是想到一个人,他也是如此?这个人就是毛主席,他也热衷看书。

朱元璋在起事后,哪怕是东征西讨时,也总是抽空看书,手不释卷。用现在话来说,朱元璋就是自学成才的典型代表,他告诉我们凡事都有可能,正如《明史》评价的那样,“太祖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十五载而成帝业。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汉以后所未有也。”

能得到如此之高的评价,敢说没有学问?难得非要靠着正规教育才能说有学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了朱元璋看书的情况,“身在行间,手不辍书。”开国军师刘伯温对朱元璋爱读书更是的赞美溢于言表,“(读书时)聚精会神,凝思至道”。

每当朱元璋写文章时,更是“笔立就,莫不雄深宏伟,言雅而旨远,仰瞻挥洒之际思若渊泉,顷刻之间烟云盈纸,有长江大河一泻万里之势。”不仅爱看书,朱元璋写诗水平也很高,比如早在征讨陈友谅时,他写过一首《征陈过潇湘》的七言诗,“马渡江头苜蓿香,片云片雨渡潇湘。东风吹醒英雄梦,不是咸阳是洛阳。

多么有意境的一首诗,谁敢说这首诗的作者是一个文盲?还有一次,朱元璋以吴王的身份来到了一个寺庙里,僧人询问缘由。谁知朱元璋张嘴吟唱道,“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山僧不识英雄汉,只恁哓哓问姓名。”

多年的生死磨炼,加上视读书如命般重要,使得朱元璋练就超强的决断力。彼此那些以“学历论”的大儒们,朱元璋更是无情地鞭挞,比如朱元璋就公开批评大学士宋濂,“虽博通今古,惜乎临事无为,每事牵制弗决。若使尔检阅则有余,用之于施行则甚有不足。”

AD位1

相关推荐

总参谋部---中国解放军最神秘的部门

近代战争

追名逐利,苦海求生,无钱样样皆不能是什么生肖,讲解词语解释释义

生肖文化

马会选出尖嘴马指什么生肖,立刻揭晓落实

生肖文化

花言巧语打一个生肖,重点解析落实

生肖文化

开弓没有回头箭打一正确生肖,详细解析落实

生肖文化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朱元璋身上的4大谜团,为什么迄今难解?

下一篇:朱元璋为什么要废黜儿子朱樉,把2儿媳,1个处死、1个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