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三国历史 >

关羽为什么被称为“武圣”?

分享 136621

分享

关羽(?—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被称为“美髯公”。早年跟随刘备颠沛流离,辗转各地,和刘备、张飞情同兄弟,因而虽然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关羽仍然借机离开曹操,去追随刘备。赤壁之战后,关羽助刘备、周瑜攻打曹仁所驻守的南郡,而后刘备势力逐渐壮大,关羽则长期镇守荆州。

image.png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在与曹仁之间的军事摩擦中逐渐占据上风,随后水陆并进,围襄阳,攻樊城,并利用秋季大雨,水淹七军,将前来救援的于禁打的全军覆没,进而包围樊城。关羽威震华夏,使得曹操一度产生迁都以避关羽锋锐的想法。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民间尊其为“关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三国演义》尊其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中的“义绝”。

关羽是以忠贞、守义、勇猛和武艺高强称著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需要这样的典型人物来作为维护其统治的守护神,因而无比地夸张、渲染其忠、义、勇、武的品格操守,希望有更多的文臣武将能象关羽那样尽忠义于君王,献勇武于社稷。

另外,关公是一步步演变成关圣的:

关羽死后曹操加封关羽为荆王,直到晋代更成为勇将的名词。

后来从北宋又继续加封到清代,成为了与文圣孔子齐名的武圣。

关公“侯而王,王而帝,帝而圣,圣而天”的过程请参考下表:

朝代皇帝时间封号

北宋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忠惠公

北宋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崇宁真君

北宋宋徽宗大观二年(1107年)武安王

北宋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义勇武安王

南宋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壮缪义勇武安王

南宋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壮缪义勇武安英济王

元泰定帝天历八年(1335年)显灵义勇武安英济王

明明神宗万历四十二年(1613年)单刀伏魔、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

明明思宗崇祯三年(1630年)真元显应昭明翼汉天尊

清清世祖顺治九年(1652年)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清清世宗雍正三年(1725年)三代公爵、圣曾祖、光昭公、圣祖、裕昌公、圣考、成忠公

清清高宗乾隆元年(1736年)山西关夫子

清清高宗乾隆三十一年(1767年)灵佑二字

清清仁宗嘉庆十八年(1813年)仁勇二字

清清宣宗道光八年(1828年)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

所以,关公称为关圣是从明神宗开始的。

清廷皇宫演戏时,每临关公出场,帝、后、妃都得离座走几步,然后才能坐下看戏。

AD位1

相关推荐

伦敦奥运会口号是什么

世界文化

刘宋时期的商业发展概况

五代十国

司母辛 武父乙 ――郑振香先生访谈录

考古人物

公元793年历史年表

唐朝纪年

公元1597年历史年表

明朝纪年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魏灭燕之战

下一篇:许褚为何被称为“虎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