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汉朝历史 >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占据优势 最终为什么是董卓不战而胜

分享 135909

分享

东汉末献帝初平元年,中原地区发生了对董卓的讨伐战,从大军数量还是众人的力量,都远超过董卓,而在军事能力方面,诸侯这一边超过董卓的人数不胜数,相反,董卓被困在洛阳,根本找不到救兵。

就这样一场必胜的讨伐战,最后为什么是董卓不战而胜了,这里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首先说,十八路诸侯都是精明人,自己并不傻,大伙都有自己的小九九,打败董卓并不是多大的问题,要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果实,进一步为自己的高升积累资本。

如此一来,自然不想让别人的功劳超过自己,所以,在别人打仗的时候,不是支持自己人,而是想办法拆台,削弱自己人的实力。

不说别的,这件事情真的不能赖在自己身上,而是出在盟主袁绍身上。

袁绍作为带头盟主,却办事不公。比如说,孙坚打仗正是势头正盛的时候,恰恰需要粮草的接济的时候,后援却出了问题,因为担任粮草的人嫉妒孙坚,不按时发粮草,纵然你在厉害,大军也需要吃饭的,结果,董卓反扑,孙坚差一点就丢了性命。

之后在联军的攻击下,董卓决定迁都长安,曹操就建议乘胜追击,彻底将董卓打败,而袁绍却想保存实力,并且拒绝出兵,曹操连骂人的话都说了出来,众人都没有理睬,最终,曹操自己动手,却被董卓打败了。

之后因为玉玺的时候,孙坚和袁绍彻底闹翻,孙坚带着自己的人马也走了,众人看到,也没有心思继续在做下去了。

十八路诸侯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还是难以取胜,最终却落到四散而走的下场,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作为盟主的袁绍的格局低下,起了一个很坏的榜样,导致无法凝聚人心,失败是必然的。

AD位1

相关推荐

伦敦奥运会口号是什么

世界文化

刘宋时期的商业发展概况

五代十国

司母辛 武父乙 ――郑振香先生访谈录

考古人物

公元793年历史年表

唐朝纪年

公元1597年历史年表

明朝纪年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后世如何评价阴丽华?关于她有哪些轶事典故?

下一篇:同样都是汉朝开国皇帝 刘邦和刘秀知名度为何相差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