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文化 > 历史百科 >

为何“上当”一词形容受骗 ,原来是有历史典故的

分享 130587

分享

搜狗截图22年09月25日1958_3.jpg

“上当”一次我们用来形容受他人所骗,中了别人的奸计而受骗,但是“上当”一词如果从词义来看的话原本并不能看出是受骗的意思,但是为何后来就引申为此意呢,原来是有典故的。 


    人们常把受骗叫做"上当".其实"上当"的原意是指到当铺去典当东西. 


    清朝末年,清河有一个大户人家姓王,世代经营当铺,家大业大,生意兴隆.生活富裕了,各房的族人开始懒于经营,把资金存入当铺做入股的股东,日常的典当营业事务全交给一个名叫寿苎的年轻人来主持.寿苎酷爱读书,喜欢校刻书籍,对生意却并不精通,处理典当业务非常随便.王氏族人见此情景,都认为有机可乘,不约而同地从自己家中拿一些无用的东西到当铺来典当.各人估定了高于物品本身的价格,要伙计如数付给,伙计不敢得罪股东老板,寿苎也心不在焉,不加阻拦.


    就这样,没过两个月,典当的资本就被诈骗得差不多了,一家资金充足的当铺破产了.因此,当时流传着这么一首民谣:清河王,自上当,当得当铺空了档. 


    "上当"原指去当铺典当东西,后来人们就把受骗叫"上当".


AD位1

相关推荐

刘宋时期的商业发展概况

五代十国

公元1597年历史年表

明朝纪年

公元793年历史年表

唐朝纪年

李商隐的生平及死因

唐朝历史

抗战时期黄花塘军部的“高饶事件”

战时中国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夜晚娶亲的习俗怎么来的 原来与民间故事相关

下一篇:为何将拜父母称为“拜高堂”, 高堂如何引申为父母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