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文化 > 历史百科 >

古代的员外指什么?员外是什么官

分享 129771

分享

 

搜狗截图22年09月25日1958_3.jpg

员外是员外郎的简称,是一种官职,有“正额之外”增设之意。三国时期魏末最早设置了员外散骑常侍,晋朝初年又设置员外散骑侍郎,都是皇帝的侍从官。南北朝时,又新设了殿中员外将军、员外司马等。到了隋朝,员外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成为尚书省二十四司内各司次官。唐、宋、辽、金、元、明、清沿隋制,以郎中、员外郎为六部各司正副主官,员外已身居显赫之位了,虽名为“员外”,其实在编制定员之内。在清代,除了六部外,理藩院、太仆寺、内务府等也有员外郎一职。

不过自明朝以后,员外逐渐成为一种闲职,失去了往日的荣光。由于当时地主和商人通常可以通过捐银两的方式来获取员外一职,所以,“员外”逐渐失去了其本来含义,而专指一些有钱人了。

AD位1

相关推荐

刘宋时期的商业发展概况

五代十国

公元1597年历史年表

明朝纪年

公元793年历史年表

唐朝纪年

李商隐的生平及死因

唐朝历史

抗战时期黄花塘军部的“高饶事件”

战时中国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十二生肖为什么没有猫?十二生肖为何有龙而没猫

下一篇:酒的由来 宋朝人为何把酒叫做祸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