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文化 > 历史百科 >

中国历史上义庄与家族制度历史介绍

分享 129648

分享

搜狗截图22年09月25日1958_3.jpg

唐末五代,门阀士族遭到毁灭性打击,研究贵族血统的旧谱牒学随之衰落。宋代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再承认世袭官职田产的特权,随着社会秩序的恢复,士大夫意识到必须加强家族内聚力,以作为国家统治的补充。宋仁宗时欧阳修和苏洵首倡编写新族谱。范仲淹在苏州置良田十多顷,作为族产,称为“义庄”。范仲淹亲定规矩十三条,规定各房选一名子弟共同掌管,义庄所得租米按人口分给本族男女,族人嫁娶、丧葬、赴科举考试等都可得到一定资助。

以后范氏子孙又不断增补修改规章,使义庄得以延续扩大,到南宋理宗时,范氏义庄达三千多亩。两宋官员纷纷仿效,在各地建立了一些义庄,有的扩大为赈济本地穷苦百姓。与义田相类似的族产,还有义屋、义学、义冢等。新的家族制度陆续形成,其影响远及明清。

AD位1

相关推荐

刘宋时期的商业发展概况

五代十国

公元1597年历史年表

明朝纪年

公元793年历史年表

唐朝纪年

李商隐的生平及死因

唐朝历史

抗战时期黄花塘军部的“高饶事件”

战时中国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南京长江大桥什么时候通车的?大桥全长多少米

下一篇:中国古代捕快的由来 捕快是如何办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