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复杂社会的兴起和衰落――新石器时代晚期(3000BC~2000BC)
分享
121083
长江流域
过去常常认为长江流域对于中国文明的发展无足轻重,然而近年来的大量发现说明并非如此。和黄河流域的考古发现相似,长江流域的很多区域中心建有城墙,社会等级明显反映在丧葬制度中,手工业生产高度发达,显贵集团涉足奢侈品或威望物品的交换。良渚、屈家岭晚期,石家河、宝墩等文化在公元前三千纪代表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形成的复杂社会。
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3300 BC~2000BC)分布于浙江北部和江苏南部,以环太湖地区为主。该文化于1936年首次在杭州附近的良渚发现,文化遗存以黑陶为特点,当时被认为是黄河流域龙山文化的传播所致(施昕更 1938;夏鼐 1960)。直到20世纪70年代,良渚文化才被当作一个地方文化类型,可能和龙山文化同时,甚至可能略早(夏鼐 1977)。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200多处良渚遗址,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墓葬,且常常随葬玉器。有关良渚文化的研究有很多,玉器研究尤多(如徐湖平 1996;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999)。

良渚遗址,瑶山祭台和墓地
良渚遗址往往成片分布,每个片区似乎都有一个中心,或是具有大型公共建筑,或是拥有丰富随葬品的墓葬。这些中心有余杭莫角山、武进寺墩和青浦福泉山等(张弛 2003;张之恒 1996)。

出土玉器的主要良渚遗址
1. 良渚 2. 瑶山 3. 卢村 4. 安溪 5. 莫角山、反山 6. 汇观山 7. 文家山 8. 杨墩 9. 福泉山 10. 赵陵山 11. 寺墩12. 磨盘山 13. 丁沙地(据徐湖平 1996:“良渚遗址分布图”修改)
莫角山遗址群
过去常常认为长江流域对于中国文明的发展无足轻重,然而近年来的大量发现说明并非如此。和黄河流域的考古发现相似,长江流域的很多区域中心建有城墙,社会等级明显反映在丧葬制度中,手工业生产高度发达,显贵集团涉足奢侈品或威望物品的交换。良渚、屈家岭晚期,石家河、宝墩等文化在公元前三千纪代表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形成的复杂社会。
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3300 BC~2000BC)分布于浙江北部和江苏南部,以环太湖地区为主。该文化于1936年首次在杭州附近的良渚发现,文化遗存以黑陶为特点,当时被认为是黄河流域龙山文化的传播所致(施昕更 1938;夏鼐 1960)。直到20世纪70年代,良渚文化才被当作一个地方文化类型,可能和龙山文化同时,甚至可能略早(夏鼐 1977)。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200多处良渚遗址,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墓葬,且常常随葬玉器。有关良渚文化的研究有很多,玉器研究尤多(如徐湖平 1996;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999)。

良渚遗址,瑶山祭台和墓地
良渚遗址往往成片分布,每个片区似乎都有一个中心,或是具有大型公共建筑,或是拥有丰富随葬品的墓葬。这些中心有余杭莫角山、武进寺墩和青浦福泉山等(张弛 2003;张之恒 1996)。

出土玉器的主要良渚遗址
1. 良渚 2. 瑶山 3. 卢村 4. 安溪 5. 莫角山、反山 6. 汇观山 7. 文家山 8. 杨墩 9. 福泉山 10. 赵陵山 11. 寺墩12. 磨盘山 13. 丁沙地(据徐湖平 1996:“良渚遗址分布图”修改)
莫角山遗址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