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忘却的黄埔军校

孙中山以校总理身份出席了军校开学典礼
不应忘却,1924年6月16日,这个黄埔军校建校的日子。
回想当年,五湖四海多少热血青年汇聚到黄埔岛上。以此开端,黄埔军校培养了大批军事政治人才,建立了新型军队,为国家统一和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建立了不朽功勋。
孙中山在开学典礼演说中指出,开办军校的“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不应忘却,那些在中华民族危亡时刻,挺身而出的黄埔师生。
东征北伐中,他们赴汤蹈火、冲锋在前,成为打倒列强,铲除军阀的主力和先锋。抗日战争中,他们浴血奋战、前仆后继,担当起救国救民的重任。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的钢铁长城,迎来了一百多年来中国反对外来侵略历史上的第一次彻底胜利,书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在攻打惠州的战斗中牺牲的东征军官兵
林彪、聂荣臻指挥的八路军一一五师进抵平型关
不应忘却,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以“爱国、革命”为核心的黄埔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进程中,激励着黄埔师生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这种精神是黄埔军校留给后人的光荣传统和宝贵财富,经过血与火的洗礼,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埔军校学生上迫击炮射击教练课
96年的黄埔岁月,伴随着中国历史进程,跨越世纪沧桑巨变,成为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是两岸共同的宝贵财富和情感纽带。黄埔精神也已经融入到中华儿女的血脉。
中国共产党没有忘记,在邓小平同志亲切关怀下,经中共中央批准,1984年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
一直以来,黄埔军校同学会始终秉持“发扬黄埔精神,联络同学会感情,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的宗旨,大力宣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各项对台政策,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广泛联络海内外黄埔组织、黄埔同学和亲属,大力促进海峡两岸交流交往,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发展,明确了黄埔军校同学会使命定位和发展方向,为黄埔军校同学会改革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开辟了广阔天地。
198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建校60周年纪念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会上宣布黄埔军校同学会正式成立
黄埔后代没有忘记,追逐着先辈的足迹和梦想,担负起新的历史责任。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了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他们不畏艰辛、迎难而上,以对国家、民族无比的忠诚、勇敢、坚韧和智慧,竭尽全力完成身上肩负的使命。
黄埔后代在黄埔军校旧址合影
黄埔精神没有被忘记,它承载着国共两党两度精诚合作的光辉史实,体现了共同捍卫祖国主权领土完整的坚强信念,蕴含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具有广泛的号召力和不朽的生命力。
在新的历史时期,黄埔精神薪火相传,得到发扬光大,成为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的强大精神动力。今天我们传承和弘扬黄埔精神,最主要的就是致力于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两岸黄埔人应大力传承、弘扬黄埔精神,凝聚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海内外中华儿女,以民族大义为重,团结一心,携手并肩,坚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19年6月,以“黄埔精神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主题的第十三届黄埔论坛
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我们正处在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迈进的新时代,要抓住历史机遇,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