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抗日战争 > 经历回忆 >

齐同学:在三都县公安局工作的回忆

分享 118528

分享

  一、从平越到三都

  1949年11月24日,我随李耀、李占稳同志到平越(今福泉) 县进行接管工作。由我们三人组成中国共产党平越县委员会。李 耀同志任书记(兼县长),李占稳(副县长)和我(公安局长)为委员。 到1950年1月15日接管工作顺利完成,随即,接中共独山地委通 知,调我任三都县公安局局长,向李占稳同志办了交接手续之后, 就同通讯员蔡春盛同志于1月16日步行至马场坪,转乘汽车于当 天下午5时到达都匀,到专署公安分局报到(名为独山专署,实则 地专机关全在都匀),分局长孔苑农同志热情接待,除宣布地委调 我任三都县公安局长的决定外,还简要介绍了三都的情况说:“解 放军已解放了三都,地方上只有县长髙洪杰带去几位同志,公安分 局没有干部派,由你去组建三都县公安局。”根据地委的决定和分 局领导介绍的情况,我于1月17日乘部队的汽车到达独山。当我 到五十一团驻地时,就遇到调三都县工作的李杰武、袁洪去、龙德 富、杨德炳、樊荣、姚亚光及李、袁的通讯员汪文环、黄x x等同志, 除互相自我介绍外,一五一团首长也向我们介绍情况后说:“一五 一团二营副营长路安军同志带一个连在三都,正等待地方上的同 志去接管呢。”并派1匹马驮行李,送我们去三都,我们几位同志商 量之后,决定次日出发。

  1月18日,袁洪云、李杰武、龙德富、杨德炳、樊荣、姚亚光、蔡 春盛、汪文环、黄x x我们一行1〇人,从独山出发,经过基长,晚上 住水角。第二天到烂土,住在一间大庙里,第三天沿河走,下午5 时左右到三都。一路髙山深谷,羊肠小道,且是少数民族聚居区。 我们刚到贵阳,既听不懂南方话,更听不懂少数民族语言。据部队 同志介绍,烂土、水角等地,解放前是惯匪活动之地。虽已解放,但 拦路抢劫的仍时有发生,要我们提高替惕。于是,袁洪云、李杰武、 龙德富、樊荣和我几个带枪的同志,都作好随时战斗的思想准备。 当到三郎转弯处看到三都县城时,首先看到的是一个髙大的烟囱, 大家高兴地说,三都还有大工厂呢,入城之后才知道是一个停产多 年的炼锑厂,空喜一场。从城里看去,北有营上坡,坡脚是三都中 学,南是都柳江,岸边有亚热带四季常青的大榕树,风景不错。街 上有地主李介夫、吴玉章和李佐卿的小洋楼和小别墅。加上其他 民房的衬托,不大的县城倒有些洋气。

  三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七军五十一师一五一团参谋长马 安才和二营副营长路安军带2个连,于1949年11月26日解放的 (按部队的时间)。1950年1月13日,县长高洪杰带领王宝玉、董 起安、王明才、张世元、张茂华、孙世元等8位同志第一批抵达三 都,次日宣布三都县人民政府成立。我们是第二批到达三都的干 部。1月21日,高洪杰、路安军同志召集会议,向我们介绍情况, 同时宣布地委决定:任命李杰武同志为三都县人民政府民政科长, 齐同学同志三都县人民政府公安局长,袁洪云同志为三都县普安 区长,龙德富同志到普安区,杨德炳、樊荣同志到公安局,姚亚光同 志到县政府工作。三都县公安局正式成立,齐同学任局长,杨德炳 负责侦査、预审和秘书,樊荣任公安队指导员,通讯员蔡春盛。旧 职员黄如兴负责缮写,吴焕任审判员,谢崇山任书记员,看守所长 段国基、看守员谢明伟仍安排搞看守工作,旧兵役科长岑光熙临时 搞治安。公安局的办公地址在原防剿大队的3间木板房内,即现在公安局宿舍处。

  由于土匪猖獗,黎平、榕江、从江3县机关干部于1950年3月 暂时撤出,原榕江县委书记黄克武,带领于跃东、冯跃宗等一批干 部充实三都县,由黄克武、髙洪杰、齐同学3同志组成中国共产党 三都县临时工作委员会,黄克武任书记,髙洪杰、齐同学为委员。 各区级政府有关部门的领导也开始形成:冯跃宗任一区(马场)区 委书记,于跃东任二区(普安)区委书记、龙德富任副区长,李杰武 任三区(水龙)区委书记,袁洪云任四区(都江)区长,李益三任财务 科长,姜尔寿任税务局长,张善宁任粮食局长。

  二、接管敌特机关

  三都县地处边远,比中心地区的县份解放晚些,而且部队解放 之后,地方上又没及时派干部接管,敌人钻了这个空子,搞了许多 破坏。旧县长毛钺在逃跑之前,将县金库的大洋、银毫、铜圆及县 政府的档案掳掠一空,保警队长李其飞裹胁40余人枪及大量财物 逃往达地、盘石一带隐匿。其他人员,有的回家,有的自谋出路去 了。即便在附近的,由于对人民政府的政策不甚了解也不敢报到 上班。总之,国民党三都县政府搞的乱七八糟,给接管工作带来许 多困难。

  按当时的政策,明确由公安局接管的单位是:国民党三都县党 部,三民主义青年团三都县筹备处,中国青年党三都县筹备会,三 都县参议会,民政科,司法处,看守所及防剿大队等。

  根据三都县人民政府的布告,国民党三都县党部书记长杨秀 菁、副书记长韦光辉到县公安局报到,并交出印章、档案材料及国 民党的组织情况。计有国民党三都县党部书记长杨秀菁,副书记 长韦光辉,执行委员罗胜英、滕锡周、石琢玉、饶兴谷、宋有仁、李宜 芬、李佐卿、胡玉髙、陈美全以及区分部书记、党员名单。杨秀菁既是国民党三都县党部书记长,又是三都县参议会参议长。因此,同 时交出的还有三都县参议会档案,参议会的组成人员是:参议长杨 秀菁,副参议长陈美全,参议员有李其飞、滕锡周、宋有仁、郎众和、 王克勤、杨家祯、韦秀云、韦明德、莫廷凯、陆帮儒、王介卿、张忠信、 罗胜英、姚源洪、陈美均、韩天朝以及贵州省参议员李介夫,此外, 民政科长杨秀粉也交出了国民党三都县政府民政科的档案材料。 事后杨秀菁、杨秀粉以拿材料为名请假回家一去不归,最后为匪被 歼,防剿大队长李其飞在逃,无所谓接管。

  国民党三都县政府,除大堂两侧各有1间平房,县长毛钺住的 2间“洋房”系砖木结构外,其余都是一些破烂不堪、东倒西歪的木 板房。看守所也仅占地300平方米左右,石头围墙内的监房不到 200平方米,司法处和防剿大队各有3间木板房,司法处的3间还 是旧仓库改造的,其他没有什么财产。

  对留用的旧职人员如吴焕、谢宗山、黄如兴、岑光熙、段国基、 谢明伟、段国安等,则组织他们学习《约法八章》等党的政策,然后 量才录用,安排了工作。

  三、开展工作,打开局面

  解放时期的三都县只有4个区,即一区马场、二区普安、三区 水龙和四区都江,所辖44个乡(镇)。全县总人口 20137户,86981 人,其中少数民族14462户,63187人,分别占总户数、总人口的 70%、72.2%。解放以前,国民党专员胡玉高、县长韦明德、三都县 党部书记长杨秀菁及省参议员李介夫等国民党反动派和地主资产 阶级,对全县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进行残酷的压迫和剥削。临近 解放又搞“应变计划”,制造谣言,蛊惑群众,给我解放后的工作设 置了重重障碍。为了揭露敌人阴谋,提髙群众觉悟,打开工作局 面,我们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广泛宣传群众,揭穿敌人谣言

  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派制造了许多政治谣言,如“共产党共 产共妻”,“杀人放火,奸淫妇女”等等。为了提髙群众的阶级觉悟 和识别能力,我们在重点宣传党的《约法八章》、共同纲领等政策的 同时,反复宣传共产党是为穷人翻身解放而打天下的,是为人民服 务的。解放军就是当年的红军,是人民的子弟兵,不打人,不骂人, 专打国民党反动派;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的专政机关,与国民党的 警察局有根本的区别,它的任务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打击敌破坏 活动,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那些谣 言,纯粹是胡说八道。经反复宣传,群众觉悟迅速提髙。

  (二)依靠积极分子,团结进步人士

  广大群众对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和地主阶级的压迫剥 削,早就深恶痛绝,所以当我们开展群众工作时,很快就靠近我们。 都江乡大脑村农民王老四(苗族,现县政协副主席),三合镇小学教 师姜义勇,泰来卷烟厂的赖容初(华侨),地主家庭出身的进步青年 李义荣(现县政协副主席)、谭必信以及牛场的开明地主张润芝先 生等,或者积极报告敌情,或者带领解放军进剿土匪,或者宣传党 的政策,从各个不同角度积极进行工作,由于他们拥护党的政策, 协助政府工作,政府也主动团结他们。

  (三)收缴武器

  解放以前,大多数地主资产阶级为了维护他们的利益,或多或 少都有自己的武装。三都解放时收缴了一部分,但大多数仍在地 主手中,或失散在社会上,是一大隐患。为了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 派,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决 定彻底收缴枪支弹药。县人民政府于1950年1月发出布告,经过 一系列的宣传、收缴,到同年11月5日止,共收缴各种枪847支, 其中重机枪2挺,轻机枪5挺,手枪53支,步枪788支,冲锋枪2 支,各种子弹5187发,手榴弹240枚,炮弹11发,电话机4部,马刀100把。

  (四)禁绝鸦片

  解放以前,国民党也髙喊禁烟,但禁而不止。一些地主奸商, 为谋取暴利,在制作、贩运、销售的同时,大开烟馆,毒害人民,特别 是1949年大开烟禁,大肆种植,就三都县而言,几乎遍及全县。鼠 场、马场、大河等乡较为突出,烂土乡最为严重。种植面积达 80% 〇

  为了彻底拔掉这一毒根,根据西南军政委员会《关于开展禁烟 禁毒工作的指示》、《关于禁绝烟毒实施办法》和省有关禁烟禁毒的 指示精神,成立了三都县禁烟禁毒筹备委员会,区、乡、村也建立了 相应的组织,领导禁烟禁毒工作。同时广泛宣传禁烟禁毒政策,号 召群众铲除烟苗,取缔烟馆,对吸食者限期戒除,并交出烟土和烟 具。对贩卖大烟、毒品的犯罪分子,则给予坚决的打击。经过一年 多的努力,共铲除大烟苗2713亩,收缴烟土 1328两,烟具80余 件,大洋2206元,毫子2010个,逮捕大烟犯21名。原吸食大烟者 戒除的250余人。为表示人民政府禁烟禁毒的决心,曾在原县文 化馆门前大街上一次就烧掉972两烟土,群众说:“国民党禁烟是 假的,共产党、人民政府才是真正的禁烟禁毒。”反映很好,影响很 大。

  (五)进行党、特登记

  为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派及其特务机关,三都县人民政府成 立之初就宣布,国民党反动派及其所属一切特务机关和组织,均属 反革命的法西斯组织,宣告予以解散。1950年10月,县人民政府 又发出布告:“为彻底肃清反动势力,巩固革命秩序,保障社会治 安,凡现在仍留居于本县之一切特务组织人员,统须于限期(10月 15日起至11月5日止)亲赴本县公安局申请悔过登记,如有隐匿 不报或潜谋活动者,一经查出,决予严惩,窝藏者同罪,知情报告、 检举属实者奖,兹随令颁布国民党特务人员申请悔过登记实施办法,仰各切切实行。”经过宣传,交待政策,发动群众揭发检举,除一 部分为匪的以外,大多数国民党都到公安局进行了悔过登记。从 登记情况看,国民党三都县的组织系统是比较完整的,计有县党部 1个,有书记长杨秀菁及执行委员罗胜英、腾锡周等共10人;区分 部31个,国民党员515人,三青团组织也较完整,但时间不长, 1947年国民党进行登记时就将其合并了。国民党的特务机关还 没有发现。

  四、加强县公安局的建设

  国民党反动派的国家机器被砸烂,新的人民政权刚刚建立,社 会秩序处于混乱状态,县公安局只有几个干部,很不适应形势需 要;检察院,法院还没建立,整个政法工作都由公安局承担。我本 人既是社会部长、公安局长,还是检察署长和法院院长,人少事多, 任务很重。因此,加强县公安局的组织建设刻不容缓,否则,将难 以胜任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

  三都县委、上级公安机关,对三都县公安局的组织建设是非常 重视的,在当时各条战线都处于人少事多的情况下,从各个方面调 剂干部充实县公安局,除了我和杨德炳、樊荣、蔡春盛和留用人员 吴焕、谢崇山、黄如兴、段国基,谢明伟、岑光熙、包继林等为第一批 外,第二批有张茂华、郑燕青及留用人员于多存。1950年下半年 由部队转业到公安局的干部有王怀玉、孙建宁、赵志胡、张连金、贾 克勤、洪汉杰,薄好德等同志,算第三批。第四批是1951年11月 省公安干校毕业生谢开鸾、何泽章、曹思敬、肖暮明、胡石年和罗x x。第五批有专署公安干训班的王俊珍、刘应儒、曾立模、蒙泽思、 潘嗣孙,土改工作队的于如西,省公安厅调来的张明,省民族学院 毕业生潘正余,从西南公安干校学习回来的莫治成等。到1951年 底,县公安局已达30余人,分设了秘书、侦察、预审、劳改四股。郑燕青任秘书股副股长,张茂华任侦察股长,杨德炳任预审股长,孙 建宁任劳改股长,张连金任看守所长。

  从1950年下半年起,各区设立公安助理员:一区吴敏发,二区 李兴忠(后调县局任治安股长),三区孙世元,四区曾鲁,三合镇设 派出所,所长王怀玉。随着土改工作的开展,建立群众性的治安保 卫组织的工作已经提到议事日程,要求凡是进行“清匪、反霸、减 租、退押、征粮”五大任务的区,都要建立保卫小组,凡是进行土地 改革的村,都要建立治安保卫委员会。机关、学校也要求建立治保 会或治保小组。为了推动全县治保组织的建立,县公安局在三合 镇的7个村先搞试点,然后全面铺开。据1951年底统计,全县农 村共建治安保卫委员会14个,成员120人;治安小组71个,成员 292人。另据10个乡的统计,建立村公安员74名。这些治保组 织建起之后,积极开展了防特、防火、防盗、防灾害事故的“四防”工 作,对地、富、反、坏分子进行管制、监督,配合民兵査夜、放哨等,发 挥了应有的作用。

  在抓县公安组织建设的同时,还抓了县公安队的清理整编工 作。部队解放三都之后,地方政府还未接管之前,为维护社会秩 序,他们临时召集保警队的一些散兵和地方青年20多人负责,由 施顺永(施老五)带队,他自称“特务队”,也叫“便衣队”,他成了当 然的队长。施又将吴光美封为队副。县公安局成立后,部队即将 20余人枪全都移交公安局。因公安没有武装,就将其明确为县公 安队,除施顺永、吴光美仍维持其自然形成的队长,队副职务外,还 派樊荣同志到队任指导员,并将其编成三个班。

  这支队伍,在部队掌握和移交公安局管理期间,在协助捕捉散 匪,收缴私藏武器,以及看守、押解等工作中,是有一定成绩的。但 是,这支队伍成立时未经严格审査,其成员成分比较复杂,于是决 定清理整顿。经调査证实,在这20多人中,大多数人出身贫苦,有 的虽在保警队当兵,但仍受压迫,他们是拥护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如蒙耀光等。但施顺永、吴光美等就是另一码事了,他们明为 公安队伍,暗中却与土匪勾结;白天在公安队,晚上为非作歹;有的 甚至携枪投降土匪。施顺永就同匪首王朝相结拜兄弟,策划王朝 相假降于人民政府,搞里应外合。由于我们严加防范,其阴谋才未 得逞。随后他又策动王朝相叛变。1950年4月27日,土匪第4 次攻打三都县城时,施向我们假报情况,让其带队坚守县府后山, 又故意将子弹打光。王朝相则在山王庙方向大喊大:“施老五,带 人过来,不要为共产党卖命……”施顺永不仅不服从公安局领导, 而且对指导员樊荣同志百般刁难,甚至背着公安局成立所谓情报 组,任命吴斌为“组长”。与施顺永相比,吴光美也不逊色。1950 年3月,县长高洪杰要到都匀开会,即派吴光美带一个班(1挺轻 机枪、9支步枪)护送,吴到都匀后,即与中美合作所特务曹世统 (上尉)、红帮德义社老三张金标及大烟鬼李世贵密谋策划,在都匀 大桥一旅社内将全班人一一捆起之后,把枪弹全部抢走。公安分 局获报之后,由侦审科长魏慎修同志及时破案,将枪弹全部追回。

  上述情况表明,这支队伍不仅不能起到保护人民,打击敌人的 作用,而且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定时炸弹。根据公安厅1950年7月 18日转发西南公安部关于对县公安武装整编的批示,对这支队伍 进行全面的清理、整顿、改造和充实。首先,对有罪恶民愤的施顺 永、“情报组长”吴斌逮捕法办(吴光美早已逮捕);对兵痞、流氓,则 清洗遣回原籍。其次,对出身贫苦,愿意参加革命队伍的蒙耀光、 白义高及虽有一些小毛病但愿留队人员,则组织他们诉苦,同时进 行阶级教育和组织纪律教育,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公安战士。第三,1950年六七月,从部队转业 的20多名班、排干部,充实到公安队,这些同志都是共产党员、老 兵骨干,因而从根本上改变了县公安队的组织成分。整编后的情 况是:樊荣同志任政治指导员,赵富昌同志任副队长,下设1个排, 7个班:田福银、陈华均为副排长。一班长任立云、副班长左永明;二班长钟登梯、副班长孙守元;三班长汪文环、副班长赵德云;四班 (机枪)长刘庆林、副班长李怀明;五班长马发良、副班长陈立轩;六 班长余吉明、副班长何太方。炊事班长赵银安,事务长于多存(后 调公安局,1952年“三反”时自杀),文书周显贵。到同年8月,全 队共71人,武器有机枪2挺,步枪50余支;正副班长都配备了冲 锋枪。从组织情况到武器装备,都说明是一支坚强的公安队伍。 它不仅完成看守、押解、蝥卫和追捕等任务,还在配合部队清剿土 匪的斗争中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五、剿匪斗争

  三都县的解放,人民政权的建立,标志着国民党反动派及其旧 政权的彻底垮台。1950年2月以前,全县的社会治安是稳定的, 但因我接管干部少,仅顾及县级机关,区、乡仍由旧乡、保长人员暂 时维持。其中一部分贼心不死的家伙,竟祭起他们解放前夕搞的 “应变计划”,密谋策划,进行反革命活动,也就是说,3月以后形势 开始恶化:一是烂土乡旧乡长吴定金,组织土匪,杀害我政府干部 张世元和欧阳福生两同志;二是利用群众对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 政策还不了解的时机,对群众进行反动宣传,胡说“共产党来了要 杀人放火,共产共妻”,“解放军、共产党在不长久”,“两广没有解放 军了”,“谷正伦、何绍周已到贵阳”,“第三次世界大战要打起来了” 等等;三是煽动群众对我禁烟禁毒政策不满,公然号召群众种植大 烟;四是在勒索群众钱粮的同时,胁迫18岁以上男性青年为匪,交 梨匪首许如忠不仅强迫每甲出大洋90元,而且布告规定,向我政 府送信者杀,为我政府工作者杀,有枪不借者杀,不出粮者杀,不出 壮丁者杀等12条杀令;五是打家劫舍,拦路抢劫,其中以三区牛场 一带最为严重。

  由于形势逐渐恶化,各旧乡、保长、恶霸地主及国民党的残猹余孽互相勾结,各拉势力,占山为王,全县境内顿时土匪四起。至 3月中旬已发展到近4000人,其中成群结队的有13股,具体是: 以旧乡长吴定金、韦凤鸣及独山县巴佑乡匪首莫玉珍为首的一股, 有200余人,100余枪,在烂土、大河、巴佑一带活动。国民党专员 韦明德及韦举祥、王培忠匪部300余人,200条枪,活动于马场和 鼠场。普安乡旧乡长李献奇及许如忠匪部200人,100余枪,活动 于普安、交梨。以恶霸地主王廷楷、吴元炎为首的股匪,有300余 人,200条枪,盘踞于新东、水龙一带。旧乡长姚源洪匪部100余 人,60条枪,活动于雅灰、打鱼寨地区。以王朝相、王朝鼎为首的 股匪,有100余人,五六十条枪,在坝街及三区的阜祥一带活动。 以旧保警队长李其飞及原达地乡长李国祥为首的200余人、100 余枪,活动于达地、盘石一带。以杨宗德、李全荣为首的一股,有 100余人,几十条枪,主要活动在甲雄和都江地区。

  这些土匪,不仅各拉势力,占山为王,而且向外扩张,找政治靠 山。如韦明德、王培忠、吴元炎、许如忠等,先投靠国民党都匀县长 都堪,后投靠广西宜山专员陈与参,陈即委韦明德、吴元炎、王廷楷 为“黔东游击绥靖区第七纵队副司令”,韦明德还兼三都“县长”,韦 有仁为“参谋长”,张如意为“政工主任”,韦厚田、许如忠为“指挥 官”,许还兼“支队长”,李其飞、李国祥、姚源洪、王朝相等,则投靠 雷山谢世钦匪部,谢委王朝相为该匪部“第十五支队长”。

  此外,在留用的旧职人员中,除公开为匪者外,有的表面伪装 积极,骗取信任,暗地则密谋策划,蠢蠢欲动。如按旧县长毛钺的 “应变计划”潜伏下来并混人公安局的国民党三都县兵役科长岑光 熙、兵痞吴光美、税务员包锦章等,暗中与匪首王培忠、韦明德、吴 定金勾结。在莫家寨和包勿竹家频繁聚会,阴谋策划:包锦章负责 调査我政府工作人员及武器装备情况,吴光美负责控制县公安队 的活动,岑光熙负责藏部分匪徒隐匿城内。在土匪攻城时,岑光熙 还负责带领土匪直冲县人民政府,妄图杀我县长和工作干部,夺取武器,进而推翻我人民政府。由于我公安机关及时发现,逮捕了岑 光熙和包勿竹,粉碎了他们的反革命阴谋。

  由于土匪暴乱,给三都县的社会治安造成严重混乱,使人民的 生命财产遭受很大损失,使政府工作受到严重破坏,以至政府干部 和农村积极分子的生命都受到严惩威胁!

  国民党普安区长余炳耿,乡长李献奇,旧军官许如忠、汪光宇 等,网络普安、交梨、雅灰、洛椿等地的土匪,1950年3月14日晚 上,袭击我普安区公所,打死我干部毛东林同志;区长袁洪云及其 他3位同志冲出重围,次日拂晓到达县城。都江区留用人员后任 命为副区长的张恩国叛变,要袭击都江区政府,幸得王老四同志及 时向区长李杰武报告,李即率领全体干部,在王老四同志带领下, 突围出都江,连夜行程90华里回到县城。这次袭击,土匪抢去各 种枪35支,民兵用枪10支,还扬言要杀王老四同志的头。

  这些家伙,不仅活动猖獗,气焰嚣张,而且在数度攻打我区、乡 人民政府的同时,还4次攻打三都县城。

  1950年3月6日,以匪首吴定金、韦明德、莫玉珍为首的400 余匪徒,先后攻打独山巴佑、三都烂土两个乡人民政府,并在张家 寨杀死我干部张世元、欧阳福生两同志,次日拂晓,即从猴场、麻瓢 寨和三郎等地顺河经土地庙向三都县城进攻。我中国人民解放军 一五一团二营四连指导员白春英同志带队给敌人以迎头痛击。经 过2小时的激战,土匪全被击溃。我军活捉了杀害张世元、欧阳福 生同志的凶手张小炳,打死打伤匪徒20余人,缴获俄式大彝子步 枪1支,子弹数十发。白春英同志光荣负伤,及时送都匀军分区治 疗。这是土匪第一次攻打三都县城。

  以匪首李其飞、李献奇、姚源洪、李国祥为首的300多名土匪, 于3月15日晨7点半钟,分别从洛浪、五里关和山王庙方向攻击 县城,妄图占领制髙点以控制城内。适逢从“东三县”(黎平、榕江、 从江)回都勻的地委副书记金风同志带领的部队和部分干部住在三都。当天早晨,当先头部队出发至牌坊处(现汽车站)即与土匪 遭遇,开始战斗。山王庙方向的土匪也向城内射击。于是决定,随 金风同志的部队守城,驻三都的一五三团一营二连兵分三路向土 匪反击。第一路由连长赵友泉带一个排,我带公安队部分战士,负 责山王庙方向;第二路由副连长王德明带一个排,直指沙并对面山 头;第三路从五里关方向进行反击。三路同时发起总攻,连克山王 庙后山,沙井对面山等四五个山头。土匪渐感不支,纷纷从洛椿、 拉揽方向逃窜。战斗至上午11时结束,毙、伤土匪30人。下午2 时,金风同志带队向都匀进发,这是土匪第二次攻打三都县城。

  同年3月24日拂晓,由匪司令王廷楷带韦明德、吴远炎、韦举 祥等,纠集的1300余名匪徒,分三路从三郎、交相、莫家寨和李岩 寨同时向三都县城进攻,妄图占领莫家寨山头制高点以控制河对 岸,再从三郎顺河攻城。其时我城内的武装力量是很强的,计有一 五三团一营二连一个连,有轻机枪6挺,一营有重机枪2挺,六〇 炮2门;县公安队30余人,有轻机枪1挺;县机关干部大都配有枪 支。县委根据我们早已侦知的情报决定,由我配合髙副营长、杨副 教导员组成指挥部,并作了周密部署,指挥部设在县政府后山,河 边配1个排、2挺轻机,水文站配1挺重机枪,营上坡配1个步枪 班、1挺轻机枪,医院后山亦有部队控制。

  土匪的多次进攻,均被我守城部队击退,特别是沿河一带,战 斗更为激烈,妄图强行渡河的匪徒,被我打死打伤多人在河对岸。 下4时左右,一股匪徒从李岩寨偷渡,过河后从山王庙顺河窜人城 内,放火焚烧罗卜寨群众的房子,群众非常恐慌。指挥部当即命令 王副连长带2个班从城关小学向罗卜寨反击。土匪慌忙逃窜。我 军穷追不舍,迫使土匪不得不跳河逃命,我军一阵猛射,又打死打 伤土匪多人,有的则被水淹死。莫家寨、李岩寨的土匪也狼狈逃 窜。战斗到下午5时左右结束,共毙、伤土匪七八十人。我军髙副 营长负伤,这是土匪第三次攻打三都县城。土匪三次攻城,均被我解放军、公安队和县机关的同志予以击 溃,但这些家伙并不甘心失败,相反气焰更加嚣张!不仅三都境内 的各股土匪串通一气,而且勾结都匀的都堪匪部,还用金钱收买原 属荔波县的九阡、周覃的土匪,组织敢死队。规定:凡攻人城中者, 每人赏一万铝毫;被我打死的,每人也给一万铝毫。妄图更大规模 再次攻打三都县城。全县形势非常紧张。

  为了集中力量,保存实力,更有力地打击敌人,县委决定,各 区、乡干部全部撤回县城;县公安局积极开展调査、侦察工作,搜集 土匪情报,掌握土匪动态;配发干部武器弹药,并组织站岗巡逻;部 队则抓好构筑工事,架设上营坡电话等准备工作。

  4月26日获悉,韦明德等500余匪众,当晚在丰乐乡十字村 集结,准备攻城。我们决定主动出击,给敌人以出其不意的打击。 随即由杨副指导员和我带部队1个排,公安队20余人,于当晚8 时出发,经猴场直扑十字村,当我们一路摸黑,约零点到达十字村 时,村中竟无土匪。后抓到一个匪众审问得知,确有股匪在该地集 结,但很快朝五里关进发打县城去了。我们于是立即返回县城,当 我们于次日拂晓抵达猴场后山时,发现三郎方向有土匪向县城运 动。我们就跑步登上营上坡,抢在敌人之前于7点钟回到县城。 这时土匪已向县城四周靠近,我立即给丹寨县副县长孟虎臣同志 打电话,请他转报地委和军分区:“有三千多土匪包围三都县城,请 地委、军分区派部队增援,”,刚讲到“增援”二字,电话即被土匪切 断。随即将杨副教导员、陈副股长和我组成的指挥部设在医院背 后山头上,掌握2门六〇炮,以控制县城四周,县委书记黄克武同 志也亲自参加。李杰武、袁洪云、于跃东等同志则带领各区和县机 关干部及县公安队,坚守县政府后面山头,解放军除留足机动外, 重点部署在沿河一线和营上坡。7点半钟,以王廷楷、吴远炎为首 的千余匪众,从三郎、莫家寨、交相和李岩寨,以韦明德、吴定金、莫 玉珍为首的千余匪众,从麻瓢寨、猴场,以李其飞、李献奇、姚源洪、王朝相等为首的一伙匪众,则经山王庙、五里关同时向县城发起攻 击。震耳欲聋的枪声,此伏彼起的牛角声以及声嘶力竭地“解放军 放下武器投降”,“施老五(即施顺永)快过来吧”的叫喊声,响成一 片,大有一举拿下三都县城之势!

  面对数倍于我、多路进攻的敌人,我中国人民解放军驻三都部 队和县公安队的干部、战士,各区和县机关的干部,在指挥部的统 一指挥下,对疯狂进犯的土匪,给予英勇还击。从五里关左侧和猴 场窜上营上寨子的匪徒,在我营上坡守卫部队和指挥部交叉火力 的射击下,伤亡惨重,纷纷败退。由于李杰武、于跃东、袁洪云等率 领的同志们顽强战斗,从沙井方向进犯的敌人不仅寸步难进,而且 多次被打退;李杰武等同志的子弹、手榴弹几乎打光。我轻重机枪 发挥了威力,特别是河对岸的土匪,死得尸横遍野。上来强拉尸体 的匪徒,也纷纷毙命。我指挥部的2门六〇炮,也适时开展射击, 不仅威力很大,而且命中率髙。既支援了各个阵地,也给敌人构成 严重威胁。下午2时左右,土匪又从李岩寨强行渡河,先到罗卜 寨,放火烧民房,后到县委会,抢伙房物资,群众又一次恐慌。我指 挥部即命令王副连长带队从城关小学进行反击,在沿河一线火力 支持下,将土匪赶出城区,并纷纷渡河逃命。我丹寨县驻军1个 连,按军分区命令,前来三都增援,下午4时许到交梨就边打边进, 一直打到五里关。攻城土匪发现我增援部队之后就大喊大叫:“解 放军大部队来了,快跑……”在内外夹击之下,攻城土匪被全部击 溃,下午5时左右战斗胜利结束。

  这次土匪攻城,人数最多一一3000余人;装备最强——有步 枪、轻机枪,甚至有髙射机枪;战斗最激烈且持续时间长——从上 午7点半到下午5时左右;我方损失最严重——烧毁民房20多 户,且打伤群众6人;土匪伤亡也最大——共毙伤土匪100余人。 这是土匪第四次攻打三都县城。

  根据中央、省委关于开展剿匪斗争的批示,县公安局在县委领导下,广泛发动群众,号召揭发检举,搜集、分析和掌握敌情,紧密 配合当地驻军和大部队的剿匪斗争。早在土匪攻打三都县城的 1950年2月13日,我曾带公安队随一五一团二营副营长路安军 同志带的2个排,前往达地、盘石和丹寨县的乌洛,配合大部队围 剿雷山谢世钦匪部,在乌洛活捉“黔东南绥靖区”少将参谋长李铁 夫和髙级参谋1人,随即回戈都江坝街,剿袭榕江县八开之匪王克 修、王克勤部,迫使三都投奔该部之匪首王朝鼎带领80余人,50 余枪向我们投降(后又叛变)。5月初,军分区司令员闵学胜同志 率一五一团一部,对在鼠场、马场、普安、交梨、椿洛等地的韦明德、 吴定金、韦泽亮、韦泽举、李厚田、李献奇、许如忠等匪部实行进剿, 大部分土匪被歼。韦明德、吴定金逃往巴佑,许如忠残部亦四散隐 蔽。6月,一五三团一营二连2个排和我带县公安队30余人,对 烂土、尧吕、苗草一带的土匪又一次实行进剿。

  在军事进剿的同时,积极开展政治宣传工作,重点宣传党和政 府对待土匪的宽严政策,使不少受骗上当的匪众和部分匪首开始 醒悟。仅1950年5月~7月16日两个多月,就有270余人向人 民政府缴械投降,悔过自新。其中团长2人,营长5人,大队长3 人,排(分队)长70余人;俘获土匪69人,击伤16人,击毙52人 (不含部队数字),缴获重机枪1挺,步枪141支,子弹667发,手榴 弹7枚,手枪26支,子弹151发。

  经过半年多的军事进剿,给土匪以有力的打击。形势开始好 转。原暂时撤回县城的一、二、三区机关,陆续返区开展工作,一区 的丰乐、鼠场、马场、大河,二区的普安、交梨、洛椿,三区的牛场等 地重新被我控制。各区还组织了武工队、民兵联防自卫队,修筑炮 楼,扩大武装力量。同时,广泛发动群众,检举揭发土匪,在配合部 队搜山査洞中,一区活捉了匪大队长陈玉怀,二区活捉了匪首许如 忠。经过一系列的工作,群众初步得到发动,觉悟有一定提髙,有 的还敢于面对面地与土匪作斗争。就三都县而言,整个剿匪斗争出现了由防御转为进攻的态势。

  为彻底剿灭土匪,从1950年11月、12月,我们在三都境内及 相邻地区发起三次大规模的剿匪斗争。一是1950年11月7日。 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八六师五五四团,以都江和榕江县八开地区为 重点发起进剿,连续7天战斗,歼灭匪县长李其飞、区支队长王克 明以下1380多人,活捉匪首李国祥等,都江第二次获得解放。二 是12月9日,一五二团一营教导员赵洪彬同志率领1个营,对独 山巴佑、三都烂土的韦明德、王培忠、莫玉珍等匪部进行围剿。连 战6天,该匪部大多被歼,受降300余人,俘获中小匪首近百人,缴 获各种枪200余支;匪首韦明德、王培忠落荒而逃。三是1951年 初,独山军分区组织一五二、一五三团等7个营的兵力,对阜祥、庆 阳、水龙、新东等地的土匪进行围剿,歼匪2000余人。活捉了匪司 令吴远炎,匪十五支队长王朝相及中队长以上匪首301名,缴获各 种枪834支,子弹7905发,战马48匹,电话机4部。随着剿匪斗 争的深人,人民群众的广泛发动,逃亡匪首纷纷被擒。如一五三团 机炮连先后活捉韦明德、杨秀菁;一五二团侦察连活捉王廷楷、吴 定金和莫玉珍等。到1951年初,除杨秀芬等少数匪首潜逃外,三 都境内的股匪已全部消灭,剿匪斗争取得了根本性的胜利,三都人 民得到彻底解放。

  六、开展镇压反革命的工作

  三都解放之后,国民党在三都的残余及农村中的地主封建势 力,不甘心他们的失败,纷纷起来反抗。除前篇述及的公开组织土 匪,实行武装暴乱之外,还制造谣言,纵火、放毒,或者混入基层农 民协会,篡夺领导权。甚至杀害我国家工作人员、基层干部和积极 分子。如猴场旧保长龙在田勾结土匪,杀本村积极分子李树全一 家5 口,包括他年迈的母亲;丰乐乡交然村一积极分子家被抢,杀死2人,杀伤1人。仅1950年2月一个月,农村干部和积极分子 被敌人杀害的就15人。我国家干部张世元、欧阳福生、毛东林等 同志都是被这些反革命杀死的。但在我干部队伍中,仅满足于已 经取得的剿匪斗争的胜利,对敌情的严重性,敌我斗争的尖锐性和 复杂性则认识不足,一度产生右倾麻痹思想,因而对反革命破坏活 动打击不力,该逮捕的没有逮捕,该判徒刑的未判徒刑,该杀的没 有杀;有的甚至捉了又放,群众很有意见,批评政府:“人民政府什 么都好,就是对坏人宽大不好。”还说:“千不怕,万不怕,就怕政府 讲宽大”,强烈要政府严厉镇压反革命。

  遵照中共中央1950年10月发出的关于镇压反革命的指示, 和全国第二次公安会议提出的关于镇压反革命的任务,公安机关 在县委领导下,克服了右倾麻痹思想,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发动群 众,对那些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大张旗鼓地实行镇压,逮捕了 —批有现行破坏、危害性大,群众极其痛恨的反革命分子,惩治了 一批欺压人民群众的土匪、恶霸、特务、反动党团骨干和反动会道 门头子等五方面反革命分子及其他犯有严重罪行的刑事犯罪分 子。1950年5月,在三合镇召开万人大会,第一次公开处理了杀 死我国家干部张世元、欧阳福生两同志的凶手张小炳。6月,在普 安公审了旧乡长、匪首李献奇,国民党区分部书记、恶霸地主、匪首 韦文超以及匪首余炳良,将他们正法。各区也都镇压了一批有血 债,民愤大,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反革命分子。苦大仇深的各族人 民,对这些家伙早就深恶痛绝,因此,人民政府镇压反革命的行动, 自然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普遍反映,对罪大恶极的反革命 分子“杀得好,判得对,搬掉了压在人民头上的大石头”。赞扬“人 民政府办了一件大好事”!人民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更髙了,广大 群众则以髙度的政治热情,投人轰轰烈烈的镇反运动。1950年底 ~1951年初,运动形成了高潮,但同时也产生一些简单粗糙和急 躁情绪。这在1951年4月贯彻全国第三次公安会议即镇反压缩方针时很快得到纠正。

  为了更广泛的发动群众,充分揭露反革命分子的罪行,稳、准、 狠地打击敌人,1950年11月,从县到区都建立了人民法庭,县人 民法庭庭长由县长髙洪杰担任,副庭长由公安局长齐同学担任。 各区人民法庭庭长都由区委书记或区长担任,并吸收工人、农民和 其他有代表性的人士参加陪审工作。凡审判重大反革命案件,都 召开公审大会,充分发动群众,进行揭发控诉,既彻底揭露了反革 命分子的罪行,又教育了广大人民群众。

  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我们都坚决贯彻执行了党中央、毛主席 制定的“严肃与谨慎相结合”、“打得稳,打得准,打得狠”的方针和 “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受奖”以及“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 策,对那些罪大恶极,有血债,民愤大,拒不坦白交待,或在解放以 后,特别是经过宽大处理之后,又继续进行破坏活动的反革命分 子,如杨秀菁、韦明德、吴定金等,坚决镇压。对那些虽有血债,但 民愤不是极大,或虽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但尚未达到最严重程 度,且有悔改表现、尚可改造的反革命分子,实行“判处死期,缓期 执行,强迫劳动,以观后效”的政策,给予最后悔改的机会。其余绝 大多数的反革命分子,则判处徒刑,实行劳动改造,对仅有一般罪 行,不是坚决与人民为敌的反革命分子,一律不加逮捕,分别给予 管制或不予管制。对一切坦白交待、投案自首的反革命分子,即使 是骨干,也一律从宽处理,该判死刑的可不判死刑,有立功表现的 予以减刑或折罪,立大功的给予奖励。

  对已经判处徒刑,投人劳动改革的反革命分子,县公安局抽出 23名干部,于1951年2月成立了由孙建宁同志任股长的劳改工 作管理股,将669名犯人分别安置在自办的砖瓦厂、搬运队、普安 铁厂,在实行思想改造的同时,进行劳动生产。到1952年9月止, 共生产砖452800块,瓦352800块,毛铁101527斤,稻谷97386 斤,总计折合人民币(旧)128931728元,通过政治教育和劳动生产,这些犯人不仅思想得到改造,而且创造了财富,获得了重新做 人的机会。

  三都县的镇反工作同全省一样,从1950年11月起~1951年 10月告一段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摧毁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 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和农村政权,扫清了“清匪、反霸、减租、退押、 征粮”五大任务和土地改革运动的障碍,稳定了社会治安秩序,提 髙了人民群众的政治觉悟,致使潜逃匪首无处藏身。如丹寨县的 匪“司令”谭启文,在三都和榕江交界处的都江地区隐藏时,到农民 家找饭吃,该农民当即报告农协会,将谭匪抓获。广西一批土匪窜 到普安,当地群众就积极配合警卫营进行围剿,活捉匪首5名,缴 获机枪2挺,长短枪3支。由于群众觉悟的普遍提髙,仅新东一个 乡就清査出匪首20多名。

  在积极进行镇反工作的同时,还注意抓紧基层组织建设。这 一阶段,全县共建立了治安保卫委员会188个,成员1613人。这 些治保组织都不同程度地起到了应有的作用。有的还做出了比较 突出的成绩。拉揽治保会在配合民兵搜山时,清出隐藏了 2年多 的匪营长吴明髙,救出了被吴抢占的妇女1人。新东乡治保委员 吴炎同同志,自带路费到荔波调査土匪的下落,等等。

AD位1

相关推荐

刘宋时期的商业发展概况

五代十国

公元1597年历史年表

明朝纪年

公元793年历史年表

唐朝纪年

李商隐的生平及死因

唐朝历史

抗战时期黄花塘军部的“高饶事件”

战时中国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谢忠良讲述经历皖南事变突围

下一篇:郝洪山:追寻父亲——写在2018年父亲百年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