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共和国史 >

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的历史背景及内容介绍

分享 114299

分享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期从1959年至1964年,期间召开过四次会议。其中第一次会议的主要议程是: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决定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审议和批准1958年国家决算和1959年国家预算,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任命国家领导人。会议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1959年国民经济计划、1958年国家决算和1959年国家预算的决议,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西藏问题的决议、关于撤销司法部、监察部的决议。

第二届

时间:1959年4月至1965年1月

代表人数:1226

委员长:朱德

副委员长:林伯渠、李济深、罗荣桓、沈钧儒、郭沫若、黄炎培、彭真、李维汉、陈叔通、达赖喇嘛·丹增嘉措、赛福鼎·艾则孜、程潜、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何香凝(女)、刘伯承、林枫。

秘书长:彭真(兼)

AD位1

相关推荐

刘宋时期的商业发展概况

五代十国

公元1597年历史年表

明朝纪年

公元793年历史年表

唐朝纪年

李商隐的生平及死因

唐朝历史

抗战时期黄花塘军部的“高饶事件”

战时中国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什么是红区?中国共产党红色政权建立的背景及内容介绍

下一篇: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的背景及内容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