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清朝历史 >

三藩之乱是哪三番 三藩之乱如何平定

分享 113644

分享

三藩之乱 三藩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叛乱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三藩之乱是哪三番

清廷入关后需要对付李自成农民军和南明政府的反抗,明朝的降官是可以借助的力量。但20年后,南方驻云南的吴三桂、驻广东的尚可喜、驻福建的耿精忠等藩王已经形成很大的势力,与清廷分庭抗礼。其中吴三桂势力最大,不仅在经济上是中央政府沉重的负担,而且威胁到清政权。

1673年(康熙十二年)春,康熙皇帝作出撤藩的决定。吴三桂首先于这年11月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将矛头指向朝廷。吴三桂军由云、贵而开进湖南,几乎占据湖南全省。进而占据四川,四川官员纷纷投降。福建、广东、广西、陕西、湖北、河南等地都有藩王或将领响应。

吴三桂在湖南沿江布置防御工事,不敢再向北发展,康熙帝抓住机会调整战略、安排兵力。

他首先坚决打击吴三桂,而对其他的反叛者却实行招抚,通过分化力量而孤立吴三桂。军事上仅以湖南为进攻的重点,同时能够充分信任汉将,这样就鼓舞了朝廷军队的士气。

在耿精忠、尚之信归顺清廷之后,吴三桂于1678年(康熙十七年)在衡州称帝,立国号周,建元昭武,大封诸将。其实这时的吴三桂已到了穷途末路。他积郁而死后,将所谓的“帝位”传给孙子吴世璠。

1681年(康熙二十年)冬,清军进入云贵省城,吴世璠自杀,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被平定。对于清廷来说,是确立稳定的皇朝统治的标志。

三藩之乱如何平定

1679年(康熙十七年)八月至二十年十月。1673年(康熙十七年),年已七十四岁的吴三桂在衡州称帝,国号大周,但未能改变叛军的困境。同年秋,吴三桂病死,形势陡变。叛军无首,众心瓦解。其孙吴世璠继承帝位。清军趁机发动进攻,从此叛军一蹶不振,湖南、广西、贵州、四川等地逐步为清军攻陷。但马宝、胡国柱等叛军仍困兽犹斗,节节顽抗;满洲将帅仍多迁延,以致时逾两年,清军才进逼云南,康熙二十年底,围攻省城昆明。吴世璠势穷自杀,余众出降,三藩之乱终告平定。

AD位1

相关推荐

追名逐利,苦海求生,无钱样样皆不能是什么生肖,讲解词语解释释义

生肖文化

花言巧语打一个生肖,重点解析落实

生肖文化

马会选出尖嘴马指什么生肖,立刻揭晓落实

生肖文化

开弓没有回头箭打一正确生肖,详细解析落实

生肖文化

排队打一正确的生肖,精选解析落实

生肖文化
AD位2

热门图文

AD3

上一篇:清朝三藩之乱为何爆发 三藩之乱的经过介绍

下一篇:北洋大臣和南洋大臣是什么官职 北洋大臣和南洋大臣有区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