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05年历史年表
公元1905年,农历乙巳年(蛇年),全年无农历闰月;光绪三十一年。
1905年大事记
1月——梁诚美国照会梁诚,不允废粤汉铁路合同。
1月1日——日俄战争:驻守旅顺的俄军向日军投降。
1月8日——世界上最大的钻石在南非发现。
1月9日——巴黎公社女英雄路易丝-米歇尔逝世。
1月23日——清廷准袁世凯试办直隶公债票。
1月25日——清廷设商标注册局。
1月25日——清廷命各省保证并倡设华商轮船公司。
1月29日—— 东京中国留学生开会,请朝廷立宪。
1月——清廷收回四府矿权。
2月1日——四川都江堰修整开工。
2月14日(俄历1月9日)——俄国1905年革命。
2月15日——清廷命达赖前赴西宁,早日回藏。
2月——王汉行刺铁良未能实现,愤而自杀。
2月——陈独秀等人秘密集会组建岳王会。
3月3日——美国国会通过“特别法案” ,准许中国学生就读西点军校。
3月5日—— 中英签订广九铁路合同。
3月19日——赵尔巽赴天津与袁世凯商议东三省事宜。
3月25日 ——上海《警钟日报》被封闭。
3月28日——黄遵宪病逝,享年57岁。曾任驻日本、美国、新加坡外交官。
4月3日——邹容离出狱70余日,死于狱中,年仅20岁。
4月20日——会党首领马福益被杀于长沙,年仅40岁。
4月24日——清廷将重刑:凌迟、枭首、戮尸三项永远删除,凡死刑至斩决为止。
4月26日——怡和公司元和轮毁于通州,死百余人。
4月——京师大学堂,举办了第一次运动会。
4月——江南船坞从江南制造局中分立。
5月10日——上海《时报》刊布了《筹拒美国华工禁约公启》。上海巨商领衔抵制美国货。
5月13日——袁世凯奏请筹款自造京张铁路。
5月15日——美国拉斯维加斯市建立。
5月15日——清廷设立公司,兴办滇蜀铁路。
5月15日——清廷电饬新疆伊犁、吉林各将军巡抚厚集兵力,严守中立。
5月15日——袁世凯派陈昭常、詹天佑为京张铁路总办。
5月15日—— “宁波”号轮船沉于甬江,溺毙400余人。
5月15日——北洋六镇新军全部练成,共计7万人。
6月18日——南京、杭州、汕头、新加坡士商抵制美国华工禁约。
6月18日——天津各帮行商不顾直隶总督袁世凯的阻拦,均画押从此不买美国货。
6月21日——上海商务会宣告将专设总会,联络各埠,抵制美货。
6月26日——美总统宣告优待往美华商及游历者。
6月——京师学堂均决议不用美货。
7月——中国人首次尝试拍摄影片《定军山》。
7月6日——俄使要求库伦张家口铁路权利。
7月24日——浙江绅商在上海集会抵制美商修建铁路,决议自造浙江铁路。
7月27日——清廷派大臣出洋考察各国政治。
8月13日——挪威成为独立国家。
8月20日——中国留日学生在东京正式成立同盟会。
9月2日——江苏川沙、宝山、南淮、崇明风潮为灾,淹死数千人。
9月2日——清廷下诏废除延续1300余年的科举制度。
9月5日——日俄双方在美国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结束战争。
9月23日——由徐锡麟、陶成章等光复会成员创办的绍兴大通学堂开学。
9月25日——吴樾刺杀五大臣未成身殉革命。
9月25日——中国第一家民营轮船企业--华商航运企业大达轮船公司在上海开业。
9月——清户部银行开市,资金400万两,分4万股,官商各半。后于民国初年改组为中国银行。
9月——上海复旦大学创立。
10月2日——我国第一条自建铁路——京张铁路开工。詹天佑为总工程师。
10月——袁世凯在直隶省河间秋操,首次用电报、电话进行联络。 本月 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今中国农业大学)创立。
11月17日——日本与韩国于汉城签订《乙巳条约》。
12月4日——清廷选派宗室出洋,学习武备。
12月8日——留日学生陈天华(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知识分子,著有《警世钟》、《猛回头》)、蹈海自绝以一死抗议日本,唤醒同胞。
12月19日——汉口巨商胡德隆、朱益敬创办瑞丰面粉公司。
12月28日——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首映
历史记载
《国粹学报》创刊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正月二十日,革命学术团体国学保存会主办的《国粹学报》在上海创刊。《国粹学报》为月刊,分政、史、学、文等类,以“发明军学,保存国粹”,“爱国保种,存学救世”为宗旨,并把国粹的宣传和反清革命的宣传紧密结合在一起。该刊的主编是国学保存会的发起人邓实,担任编辑和撰稿的主要有黄节、陈去病、章太炎、刘师培、黄侃、马叙伦等,多为国学保存会会员。南社成立后,编撰者又多为南社社员。这些人大都是有造诣并有强烈反满思想的国学家。《国粹学报》刊登了大量研究祖国历史文化、发扬民族传统,表彰宋未明末忠义节烈,激发民族感情的文章。该刊还搜集了不少明清间的禁书,以《国粹丛书》、《国粹丛编》、《神州国光集》的名义出版,在当时的舆论界和学术界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宣统三年,该刊停刊,共出版了八十二期。
《孽海花》刊行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春,《孽海花》初集(一至十回),二集(十一至二十回)由小说林书社出版,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又发表了二十一至二十五回。先是光绪二十九年末,金天翮(松岑)应《江苏》杂志之约,开始撰写《孽海花》小说,第一二回于当年十二月初一日(1904年)夏秋之交,金将已发表的前两回及新写成的三至六回寄给林书社的主办人曾朴。曾朴见稿后,认为可以金雯青、傅彩云(影射洪钧和赛金花)故事为线索,做反映晚清政治、社交文化变迁讥讽官场车载斗量的鸿篇巨制,并与金拟下了全书六十回的回目。金认为曾朴的想法很可取,且已有成熟考虑,遂同意由曾朴将其原稿随意修改,然后由曾继续完成小说。曾朴遂接过了创作《孽海花》小说一事。《孽海花》与一般小说不同,书中人物,无不有所影射,所述之事,大都可以考稽。作品以金雯青和傅彩云的故事为线索,通过当时京城内外官僚名士、封建文人的思想生活和社会风气,展现了清末的政治、经济、外交和社会生活的情况,对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窳败和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都作了一定程度的批判,歌颂了冯子材、刘永福等抗敌英雄,还通过作品中人物的口,宣传了“天赋人权,万物平等”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曾朴是江苏常熟人,生于同治十年(1871年)。他早年受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影响,曾入同文馆学习法文,翻译过雨果等人的作品,文学兴趣日浓。后来参加戊戌变法运动,与康梁等维新派过往颇密,在清政府杀害女革命家秋瑾时,他还签名抗议。光绪三十年(1904年),他创办了小说林书社。他家与朝廷大吏有亲缘关系,和帝师翁同龢等是同乡世交,对朝廷宫中之事知之甚多,所以才能写出勾画晚清政治社会变异历史画卷的力作。
《二十世纪之支那》创刊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五月,湖南、湖北、广东、江苏、安徽等有反清革命思想的留日学生,倡议“破除地方团体意识”,决定联合创办一个革命刊物。不久,《二十世纪之支那》在东京创刊。《二十世纪之支那》设有论说、学说、政治、军事、实业、历史等栏目,标榜“爱国主义”。该刊主持人为宋教仁、程家柽。担任主要编辑、撰稿和发行工作的有田桐、白逾桓、陈天华、刘公、鲁鱼、何湛霖、雷克宇、张炳标、高剑公等。该刊在创刊号刊载《二十世纪之支那初言》,声称办刊宗旨是:“以正确可行之论,输入国民之脑,使其有独立自强之性,而一去其旧染之污,为世界最文明之国民,有同一程度,因得以建设新国家,使我二十世纪之攳,进而为世界第一强国”。创刊号上印有轩辕黄帝的肖像,附有“嗟予四万万同胞兮,尚无数典而忘祖”的题辞,并使用黄帝纪年,流露了反清革命倾向。7月20日,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黄兴提出《二十世纪之支那》社半数以上成员已加入同盟会,可将该刊改组为同盟会机关刊物,与会成员一致同意,随后开始办理交接手续。然手续尚未办完,7月27日,该刊第二期出版,登载蔡汇东《日本政客之经营中国谈》一文,揭露了日本对中国辽东半岛的领土野心,引起日本官方的恼怒,将已印好的刊物全部没收,宋教仁、田桐等被日本警方传讯,刊物也因此被查禁。不久,该刊改为同盟会机关刊物的交接手续完毕,遂改名为《民报》出刊。
《民报》创刊
光绪三十年(1905年)十月三十日,《民报》在东京创刊。《民报》初创时为月刊,后来为不定期出版,每期约六至八万字。该刊设有社说、时评、译丛、谈丛、纪事、撰录、图画等栏目。实际担任主编的先后有胡汉民、章太炎、陶成章、汪精卫等人。该刊的大多数文章由本社成员撰写或编译,主要撰稿人有章太谈、陈天华、胡汉民、汪精卫、汪东、朱执信、廖仲恺、宋教仁、刘师培、黄侃、汪增璧等。《民报》的宗旨就是宣传同盟会的纲领,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化为常识而深入人心。在创刊号上,孙中山亲自撰写了发刊词,首次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在《本社简章》中宣布的“民报之六大主义”中,有“颠覆现今之恶劣政府”、“建设共和政体”、“土地国有”三项,实际上是三民主义的具体化。光绪三十二年初,《新民丛报》连续刊载梁启超的《开明专制论》、《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等文章,鼓吹君主立宪,反对共和革命。《民报》发表号外,专门予以批驳,拉开了革命与立宪的论战序幕,《民报》遂成革命派阐述观点的主要阵地。《民报》十分重视当时世界上各种学说的介绍,在创刊后的第二期上,就发表《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是最早的比较系统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生平及其学说的文字。宣统二年(1910年)初。《民报》出版了最后一期,总共出刊二十六期。
《定军山》中国电影的第一次投射
1905年,第一部中国电影《定军山》在北京的丰泰照相馆诞生,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在镜头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几个片断。片子随后被拿到前门大观楼熙攘的人群中放映,万人空巷。进入中国伊始,电影便成了本地商业文化的盛载和延伸,传统的趣味找到了最新、最时髦的表达方法,而以后的事实会证明,这种结合会在偏离与拷问中证明自己的必要性。无论后人在何种高度上评价《定军山》,我们首先要表达的是一种由衷的庆幸之情:《定军山》给了中国电影一个还算体面的开始。
出生人物
1月2日——迈克尔·悌佩特,英国作曲家。(逝世于1998年)
1月3日——黄柳霜,美国演员。(逝世于1961年)
1月3日——雷·米兰德,英国演员。(逝世于1986年)
1月6日——埃里克·弗兰克·拉塞尔,英国作家。(逝世于1978年)
1月8日——卡尔·古斯塔夫·亨佩尔,德国哲学家。(逝世于1997年)
1月8日——吉奥辛托·塞尔西,意大利作曲家。(逝世于1988年)
1月11日——艾勒里·奎恩,美国作家。(逝世于1971年)
1月12日——,美国歌手和演员。(逝世于1974年)
1月18日——约瑟夫·邦伦洛,美国黑社会首领。(逝世于2002年)
1月21日——克里斯汀·迪奥,法国时装设计师。(逝世于1957年)
1月21日——万妲·瓦西利乌斯卡,波兰和苏联作家和政治家。(逝世于1964年)
1月23日——埃利希·诺伊曼,德国-以色列心理学家和心理分析家。(逝世于1960年)
1月25日——莫里斯·鲁瓦,加拿大大主教。(逝世于1985年)
1月26日——玛利亚·奥古斯塔·冯·特拉普,美国歌手和作家。(逝世于1987年)
1月29日——巴内特·纽曼,美国画家。(逝世于1970年)
1月29日——海因茨·利贝里希,德国法学历史学家。(逝世于1999年)
1月31日——约翰·奥哈拉,美国作家。(逝世于1970年)
2月1日——埃米利奥·塞格雷,美国物理学家。(逝世于1989年)
2月2日——艾茵·兰德,美国作家和哲学家。(1982年3月6日逝世)
2月6日——伊姆嘉·克恩,德国作家。(逝世于1982年)
2月6日——华迪洛·哥穆尔卡,波兰政治家。(逝世于1982年)
2月7日——保罗·尼赞,法国作家。(逝世于1940年)
2月7日——乌尔夫·冯·奥伊勒,瑞典生理学家和神经化学家。(逝世于1983年)
2月9日——戴维·赛西尔,英国作家。(逝世于1981年)
2月11日——泽丹雅克·布莱恩,捷克画家。(逝世于1981年)
2月14日——塞尔马·里特,美国演员。(逝世于1969年)
2月15日——哈罗德·阿伦,美国作曲家。(逝世于1986年)
2月19日——卡尔·史奈德,德国画家。(逝世于1975年)
2月25日——佩里·米勒,美国历史学家和文学学家。(逝世于1963年)
2月27日——弗朗肖·托恩,美国演员。(逝世于1968年)
3月2日——马克·布利兹斯特恩,美国作曲家。(逝世于1964年)
3月6日——鲍勃·韦尔斯,美国音乐家。(逝世于1975年)
3月10日——贝蒂·阿曼,美国演员。(逝世于1990年)
3月14日——雷蒙·阿隆,法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逝世于1983年)
3月18日——罗伯特·多纳特,英国演员。(逝世于1958年)
3月18日——托马斯·汤森·布朗,美国物理学家。(逝世于1985年)
3月19日——斯佩尔,德国建筑师。(逝世于1981年)
3月20日——雷蒙德·卡特尔,美国心理学家。(逝世于1998年)
3月23日——琼·克劳馥,美国演员。(逝世于1977年)
3月23日——保罗·古里莫,法国动画片制片人和导演。(逝世于1994年)
3月26日——维克多·弗朗克,奥地利神经学家和心理学家。(逝世于1997年)
3月31日——罗伯特·史蒂文森,美国导演。(逝世于1986年)
4月1日——加斯东·伊斯更斯,比利时政治家。(逝世于1988年)
4月13日——布鲁诺·罗希,意大利天体物理学家。(逝世于1993年)
4月18日——乔治·希青斯,美国生物化学家。(逝世于1998年)
4月24日——罗伯特·佩恩·华伦,美国作家。(逝世于1989年)
4月26日——让·维果,法国电影导演。(逝世于1934年)
4月28日——乔治·A·凯利,美国临床心理学家。(逝世于1967年)
5月1日——亨利·科斯特,德国导演和剧本作家。(逝世于1988年)
5月2日——艾伦·劳斯索恩,英国作曲家。(逝世于1971年)
5月2日——夏洛特·阿姆斯特朗,美国作家。(逝世于1969年)
5月3日——阿尔布雷希特,巴伐利亚王室首领。(逝世于1996年)
5月3日——乌尔纳·芬切尔,德国数学家。(逝世于1988年)
5月8日——瑞德·尼克尔斯,美国音乐家。(逝世于1965年)
5月13日——法赫鲁丁·阿里·艾哈迈德,印度政治家。(逝世于1977年)
5月14日——赫伯特·莫里森,美国记者。(逝世于1989年)
5月15日——亚伯拉罕·扎普鲁德,美国业余电影摄影师。(逝世于1970年)
5月15日——约瑟夫·哥顿,美国电影演员。(逝世于1994年)
5月16日——亨利·方达,美国电影演员。(逝世于1982年)
5月20日——社尼·巴莫,泰国政治家。(逝世于1997年)
5月22日——保罗·奥斯卡·克里斯特莱尔,美国人文主义学家。(逝世于1999年)
5月24日——米哈伊尔·亚历山大罗维奇·肖洛霍夫,苏联作家。(逝世于1984年)
5月26日——王树声,中国军人。(逝世于1974年)
5月29日——塞巴斯蒂安·肖,英国演员。(逝世于1994年)
6月7日——吉姆·布莱多克,美国拳击运动员。(逝世于1974年)
6月12日——冼星海,中国音乐家。(逝世于1945年)
6月13日——陈云,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1995年4月10日逝世)
6月15日——詹姆斯·罗伯逊·贾斯蒂斯,英国鸟类学家和演员。(逝世于1975年)
6月18日——爱德华·图宾,瑞典作曲家。(逝世于1982年)
6月20日——丽莲·海尔曼,美国作家。(逝世于1984年)
6月21日——让·保尔·萨特,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剧作家、小说家和评论家。(1980年4月15日逝世)
6月24日——乔治亚·哈尔,美国演员。(逝世于1985年)
6月25日——鲁珀特·怀尔特,美国天文学家。(逝世于1976年)
7月4日——莱昂乃尔·特里林,美国文学评论家和作家。(逝世于1975年)
7月12日——爱德华·伯恩斯,美国导演。(逝世于2000年)
7月17日——埃德加·斯诺,美国记者何作家。(逝世于1972年)
7月21日——米盖尔·米乌拉,西班牙作家。(逝世于1977年)
7月25日——伊利亚斯·卡内提,德国作家。(逝世于1994年)
7月29日——克拉拉·鲍,美国演员。(逝世于1965年)
7月29日——达格·哈马舍尔德,瑞典政治家。(逝世于1961年)
7月29日——塞尔马·托德,美国演员。(逝世于1935年)
7月30日——弗兰茨·克雷默,德国足球经理。(逝世于1967年)
8月2日——卡尔·阿马迪厄·哈特曼,德国作曲家。(逝世于1963年)
8月2日——玛娜·洛伊,美国演员。(逝世于1993年)
8月5日——华西里·列昂惕夫,美国经济学家。(逝世于1999年)
8月8日——安德烈·诺里维,法国作曲家。(逝世于1974年)
8月11日——埃尔文·查戈夫,美国生物化学家和作家。(逝世于2002年)
8月11日——库特·格斯坦,德国党卫军军官。(逝世于1945年)
8月16日——马里安·雷耶夫斯基,波兰数学家和密码学家。(逝世于1980年)
8月20日——杰克·蒂加登,美国音乐家。(逝世于1964年)
8月20日——让·盖伯赛,德国哲学家、作家和意识学家。(逝世于1973年)
8月21日——弗里兹·弗里伦,美国动画片制片人。(逝世于1995年)
8月22日——伊翁·吕恩,挪威政治家。(逝世于1978年)
8月23日——康斯坦特·兰伯特,英国作曲家。(逝世于1951年)
8月23日——菲莉斯·金恩,英国网球运动员。(逝世于2006年)
8月24日——阿瑟·克鲁达,美国音乐家。(逝世于1974年)
8月24日——西亚克·史蒂文斯,塞拉利昂政治家。(逝世于1988年)
8月25日——威廉·恩斯特,德国国际象棋运动员。(逝世于1952年)
8月29日——查尔斯·阿弗雷德·塔里亚菲罗,美国漫画家。(逝世于1969年)
8月31日——多尔·沙里,美国演员。(逝世于1980年)
9月——费巩,中国经济学家和史学家。(逝世于1945年)
9月3日——卡尔·戴维·安德森,美国物理学家,正电子的发现者。(逝世于1991年)
9月4日——玛莉·雷诺特,英国作家。(逝世于1983年)
9月4日——瓦尔特·察普,德国照相机设计师。(逝世于2003年)
9月5日——阿瑟·科斯特勒,英国作家。(逝世于1983年)
9月17日——汉斯·弗赖登塔尔,德国数学家。(逝世于1990年)
9月17日——冯至。中国著名翻译家,出生在河北涿州,曾就读北京大学德文系。(1993年2月22日在北京病逝)
9月18日——葛丽泰·嘉宝,瑞典演员。(逝世于1990年)
9月18日——李惠堂,中国足球员。(逝世于1979年)
9月22日——弗里兹·温特,德国画家。(逝世于1976年)
9月24日——塞韦罗·奥乔亚,西班牙-美国生物化学家。(逝世于1993年)
9月25日——毛泽覃,毛泽东的弟弟。(逝世于1935年)
9月26日——卡尔·罗潘,奥地利足球运动员。(逝世于1996年)
9月28日——马克思·史迈林,德国拳击手。(逝世于2005年)
9月30日——内维尔·弗朗西斯·莫特,英国物理学家。(逝世于1996年)
9月30日——迈克尔·鲍威尔,英国电影导演。(逝世于1990年)
10月11日——安娥,中国著名作家。(逝世于1976年)
10月12日——约瑟夫·寇斯玛,匈牙利作曲家。(逝世于1969年)
10月15日——安吉洛·施奇阿维奥,意大利足球运动员。(逝世于1990年)
10月15日——查尔斯·珀西·斯诺,英国学者和作家。(逝世于1980年)
10月15日——莱蒙特·克里班斯基,加拿大哲学家。(逝世于2005年)
10月16日——恩斯特·库左拉,德国足球运动员。(逝世于1990年)
10月17日——弗朗哥·阿尔贝尼,意大利建筑物和设计师。(逝世于1977年)
10月18日——菲利克斯·伍弗耶布尼,科特迪瓦政治家。(逝世于1993年)
10月22日——卡尔·央斯基,美国工程师。(逝世于1950年)
10月23日——菲力克斯·布罗赫,瑞士-美国物理学家。(逝世于1983年)
10月31日——哈利·哈罗,美国心理学家。(逝世于1981年)
11月1日——阿尔多·法布里茨,意大利演员和导演。(逝世于1990年)
11月5日——乔埃·麦克里亚,美国演员。(逝世于1990年)
11月9日——俄里卡·曼恩,德国演员和作家。(逝世于1969年)
11月10日——库特·艾格斯,德国作家和政治家。(逝世于1943年)
11月11日——厄斯金·汉美顿·奇尔德斯,爱尔兰政治家。(逝世于1974年)
11月15日——曼陀瓦尼,英国音乐家。(逝世于1980年)
11月17日——阿斯特里德,瑞典公主,比利时王后。(逝世于1935年)
11月19日——亨利·弗里内,法国政治家。(逝世于1988年)
11月19日——伊萨克·卡斯丹,美国国际象棋运动员。(逝世于1985年)
11月19日——汤米·道尔西,美国音乐家。(逝世于1956年)
11月26日——鲍勃·约翰逊,美国棒球运动员。(逝世于1982年)
11月29日——马塞·勒费弗尔,法国大主教。(逝世于1991年)
12月2日——奥斯瓦多·普格列塞,阿根廷音乐家。(逝世于1995年)
12月5日——穆罕默德·阿卜杜拉,印度政治家。(逝世于1982年)
12月7日——杰拉德·柯伊伯,美国天文学家。(逝世于1973年)
12月9日——多尔顿·特朗博,美国作家。(逝世于1976年)
12月11日——焦菊隐,中国导演。(逝世于1975年)
12月12日——穆尔克·拉伽·阿南达,印度作家。(逝世于2004年)
12月15日——菲伦茨·法卡,匈牙利作曲家。(逝世于2000年)
12月16日——皮亚特·海恩,丹麦数学家。(逝世于1996年)
12月21日——安东尼·鲍威尔,英国作家。(逝世于2000年)
12月22日——皮埃尔·伯拉塞尔,法国演员。(逝世于1972年)
12月22日——皮埃尔·勒夫赫,法国赛车运动员。(逝世于1955年)
12月22日——肯尼斯·雷克斯罗思,美国诗人。(逝世于1982年)
12月24日——汉斯·盖革,德国足球运动员。(逝世于1952年)
12月24日——霍华德·休斯,美国飞行员。(逝世于1976年)
12月31日——朱尔·史泰恩,美国作曲家。(逝世于1994年)
逝世人物
1月14日——恩斯特·阿贝,德国物理学家和光学家。(出生于1840年)
2月2日——阿道夫·巴斯蒂安,德国人类学家。(出生于1826年)
2月11日——奥托·哈特雷本,德国作家。(出生于1864年)
2月15日——廖·华莱士,美国政治家、作家。(出生于1827年)
3月6日——约翰·辛尼格·雷根,美国政治家。(出生于1818年)
3月24日——儒勒·凡尔纳,法国作家。(出生于1828年)
4月3日——邹容,中国革命家,文章《革命军》作者。(出生于1885年)
4月4日——康斯坦丁·默尼埃,比利时画家和雕塑家。(出生于1831年)
5月9日——安娜·贾维斯,美国模特。(出生于1832年)
6月3日——戴德生,英国传教士。(出生于1832年)
6月15日——卡尔·韦尼克,德国神经学家和心理学家。(出生于1848年)
6月22日——佛兰西斯·路勃克,美国政治家。(出生于1815年)
6月26日——弗朗茨·奥韦尔贝克,德国教会史学家。(出生于1837年)
7月4日——埃利塞·雷克路,法国地理学家。(出生于1830年)
7月11日——穆罕默德·阿卜杜,埃及法学家和哲学家。(出生于1849年)
8月14日——西蒙·索罗门,英国画家。(出生于1840年)
8月19日——威廉·阿道夫·布格罗,法国画家。(出生于1825年)
9月14日——皮埃尔·萨沃尼昂·德·布拉柴,法国-意大利画家。(出生于1852年)
9月18日——乔治·麦克唐纳,苏格兰作家。(出生于1824年)
10月6日——查尔斯·布郎,英国机器设计师。(出生于1827年)
10月6日——费迪南·冯·李希霍芬,德国地理学家。(出生于1833年)
10月13日——亨利·欧文,英国演员。(出生于1838年)
10月29日——亨德里克·维特布伊,印第安人首领。(约出生于1830年)
11月14日——罗伯特·怀特黑德,英国工程师。(出生于1823年)
11月17日——阿道夫一世,卢森堡大公。(出生于1817年)
12月8日——陈天华,华兴会、中国同盟会会员,因参加了反对日本《取缔清韩留日学生规则》的斗争,留下绝笔书,投海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