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72年历史年表
公元1972年,公历闰年,共366天,53周。农历壬子年(鼠年),无闰月,共354天。农历起止时间为1972年2月15日—1973年2月2日。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水门事件、第20届奥运会召开、中日邦交正常化等等。
1972年大纪事
一月
1月6日——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同志在北京逝世。10日,举行追悼会,毛泽东参加,周恩来致悼词。
1月7日——中国第一枚实用氢弹试验成功。中国民航首航纽约成功航程15800公里。
1月24日——日本士兵横井庄一在关岛的一片丛林被发现,他已独自在这里生活了28年。
1月31日——中国与马耳他共和国建交。马耳他位于欧洲地中海中部,首都瓦莱塔。
二月
2月3日~2月13日——1972年札幌冬季奥运会在日本札幌举行。
2月4日——美国水手9号探测器沿着火星轨道飞行,发回7329张照片。 2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墨西哥合众国建交。墨西哥位于北美洲的西南部,首都墨西哥城。 [1]
2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阿根廷共和国建交。 [1]
2月21日~2月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应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邀请,来中国访问。21日,尼克松总统及其夫人一行到达北京。当天,毛泽东会见了尼克松。28日,在上海发表中美双方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联合公报说:尼克松总统和周恩来总理就中美关系正常化以及双方关心的其他问题进行了广泛、认真和坦率的讨论,阐明了各自的立场和态度。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中一台”、“一个中国、两个政府”、“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联合公报又说: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和对外政策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双方同意,各国不论社会制度如何,都应根据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侵犯别国、不干涉别国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原则来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美双方联合公报的发表,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和日后不断扩大交往开辟了新的前景,它标志着中美两国在对抗了20多年之后,开始走向关系正常化。28日,尼克松一行离开上海回国。 2月29日——中国与加纳复交。
三月
3月13日——中国与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英国)外交关系上升为大使级。(1954年互派代办) [2]
四月
4月15日——中国与毛里求斯建交。
五月
5月1日——内蒙古自治区成立25周年。
5月10日——第25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世界卫生组织中的合法席位的决议。
5月18日——中国与荷兰两国外交关系由代办处升格为大使馆。 5月30日——日本赤军的三名成员在以色列特拉维夫的机场对旅客发动袭击,共造成26人死亡。
六月
6月5日——中国和希腊建交。
6月14日~6月18日——1972年比利时欧洲杯举行。
6月17日——水门事件发生。
6月18日——香港因为连日暴雨而引发泥石流。泥石流不仅冲垮了秀茂坪木屋区的多间木屋,甚至还把旭和大厦给冲毁,造成67人死亡。这就是令港人难忘的“六一八”雨灾(也称六一八水灾)。
6月18日——第四届欧洲杯的决赛阶段于1972年6月14日至6月18日在比利时举行。半决赛中,苏联以1-0战胜匈牙利,西德以2-1取胜比利时。比利时2-1战胜匈牙利获得了第三名。最后的决赛中,西德3-0战胜苏联,第一次捧得了德劳内杯。 [3]
6月27日——中国和圭亚那建交。
七月
7月4日——朝鲜和韩国共同发表“南北联合声明”(即七·四联合声明、朝鲜联合声明),肯定了金日成此前提出的自主、和平统一、民族大团结的祖国统一三项原则。
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35周年纪念日。
7月30日——中国新华社报道:距今2100多年的西汉早期墓葬在湖南长沙市郊的马王堆出土。在这座古墓葬里,埋葬的是一具女尸、尸体、官椁及大批的随葬物,都保存得比较完整,是我国考古发掘工作中一项极为罕见的重要发现。这对研究西汉初期的历史、文化、手工业生产、工农业生产以及医药、防腐等方面都有极重要的价值。
八月
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45周年。
8月2日~8月11日——1972年海德堡残奥会在西德海德堡举行。
8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表声明。声明对美国飞机于8月22日炸毁停泊在越南义安省宇岛附近海面的中国商船“红旗151号”所属的一艘救生艇,炸死5名中国船员的严重挑衅行动,提出强烈抗议。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新闻司发言人奉命发表谈话,对美国企图抵赖炸毁中国救生艇的罪责进行驳斥。
8月26日~9月11日——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在慕尼黑举行。
九月
9月19日——中国与多哥建交。
9月25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
9月29日——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在北京签字,宣布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十月
10月1日——中国山东北镇黄河大桥建成,正式通车。
10月11日——中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建交。
10月13日——中国湘黔铁路全部完工通车。
10月14日——中国和马尔代夫建交。
十一月
11月6日——中国和马尔加什(今马达加斯加)建交。
11月8日——两个德国代表在波恩签订《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之间关于两国关系基础的条约》,这标志着双方关系由对抗走向共处。 [4]
11月16日——中国和卢森堡建交。
11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牙买加建交。 [1]
11月24日——中国和扎伊尔(今刚果民主共和国)关系正常化的联合公报签字。
11月28日——中国和乍得建交。
十二月
12月7日——美国阿波罗计划中的最后一次任务阿波罗17号发射。
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35周年。
12月14日——中国选派16名留学生赴英国学习英语,连同是年派赴法国的留学生20人,共派出留学生36人。这是自1966年停止派出留学生以来,首批派出的留学生。
12月21日——中国和澳大利亚建交。
12月22日——中国和新西兰建交。
12月26日——美国第33任总统哈里·S·杜鲁门病逝,享年88岁。
12月29日——中国和达荷美共和国(今贝宁共和国)恢复外交关系。 [5]
12月29日——美国东方航空401号航班在在机场北方的佛罗里达大沼泽区坠毁,这是首次宽体客机意外事故。该事故造成101名乘客死亡。
历史事件
中日邦交正常化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应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邀请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和田中角荣以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问题为中心,就两国间的各项问题,以及双方关心的其他问题先后举行多次会谈。27日,毛泽东会见了田中角荣。29日,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在北京签字。联合声明宣布: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两国政府决定自1972年9月29日起建立外交关系,并尽快互换大使;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重申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国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并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立场;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中日两国政府同意在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各项原则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
辞世人物
1月6日——陈毅在北京逝世,享年71岁。
1月9日——梁思成(中国知名建筑学家)逝世。 [6]
1月14日——弗雷德里克九世,丹麦国王。
1月19日——高树勋,河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副省长、国防委员会委员。 [7]
2月8日——危拱之,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赤峰市委书记、冀察热辽中央分局妇女部部长等职。 [8]
2月9日——陈岱山,舍己为公的青年工人逝世。 [9]
2月15日——埃德加·斯诺,美国新闻记者、作家,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3月26日——谢富治,新中国第二任公安部长。 [10]
4月23日——李德全,新中国首任女卫生部长。
5月2日——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埃德加·胡佛逝世。
5月9日——贺衷寒,民国军事人物、黄埔三杰之一。
5月28日——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逝世,享年76岁。
7月1日——两度出任阿根廷元首的庇隆逝世。 [11]
7月25日——中国著名作家、文艺理论家王任叔逝世,享年71岁。新中国成立后,曾首任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著有《文学论稿》等。 [12]
9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革中央主席、全国妇联名誉主席何香凝因病在北京逝世。 [13]
10月2日——直升机发明者西科尔斯基逝世。 [14]
10月11日——杨伯瑶,贵州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 [15-16]
12月1日——咏春拳宗师叶问在香港病逝,享年79岁。(1893~1972)
12月6日——美国总统哈里·S·杜鲁门逝世,享年88岁。
12月10日——邓子恢,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著名的政治活动家,卓越的农民运动和农村工作专家。 [17]
12月23日——飞机设计师安德烈·图波列夫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