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是如何评论凇沪会战中中国军队的失败的?

日军占领南市
至此,除租界外,11月12日,上海全部沦入敌手。

日军占领上海
英国人评论说:“上海东部、北部和西部的战火燃烧了将近3个月,昨天中国军队在夜间迅速从苏州河区域撤出,上海守军昨天开始将重点转移到南部,日本可能会将它们包抄并在下午夺取龙华。中国政府无奈地只能接受这一令人难受的事实:如今国势力插手的希望很渺茫,但我没有听到有人严厉责备英国,一旦日本获得了对中国的控制权,将完全封锁后者。对此我们感到很遗憾,但我们不应该插手干预此事,因为这对保护我们在远东重要的政治和经济利益有害无利。”同时还酸溜溜地说:“7月,如果远东水域拥有一支强大的英国舰队的话,那么日本就绝对不敢为了侵占中国而践踏我们在上海的权益……”。 另有报道说:蒋介石的德国军事总顾问“法肯豪森对国民党在上海的表现失望之极。在9月7日给蒋介石的一份秘密报告中,他说:“如果指挥坚强统一,重点明显,则亦可迅速收效。”另一方面,荷兰观察员戴•佛莱梅雷向荷属东印度的军事当局报告,他对日本的军事能力尤感兴趣,相信由两个精锐师团用十天时间是不足以清除日军在上海的阵地的。

冯法肯豪森
事后,戴•佛莱梅雷坚持认为,即使国民党将日军逐出上海,他们仍缺乏迫使日本海军撤退的火力。戴•佛莱梅雷把进攻的失败归昝于中国海岸防务的糟糕状态,在这个问题上,他在为蒋介石工作时曾与德国顾问们发生过严重分歧,他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难免有些吃酸葡萄的味道。”“日军施放烟幕弹,制造毒气进攻的恐惧,形成一片混乱。糟糕的情报也是一个因素:前一天有冯法肯豪森、白崇禧和顾祝同参加的会议还得出结论说,日军防线上只有少数部队,‘仅有局部攻击’,易于被击败。事实上,日本人已集结了步兵、炮兵和空军,准备进攻。”
应当说,这些报道与分析还是大体符合淞沪战场实际情况的。
马振犊、陆军:《抗战正面战场启示录——八一三淞沪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