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物看唐代女性装束特点
分享
101342
装束是时代风气最明显的标识之一,女性装束更是社会风景中的亮点。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文化交流程度,乃至思想意识等等,都可以在女性装束中反映出来。在古代,仅从女性装束就能大致区分各个朝代的不同。当然,在一个朝代的前中后期,也会出现变化。这些变化均与社会风气的变化息息相关。唐代女性的装束就是在具有总体特征的同时,呈现出一些阶段性特点。
了解唐代女性装束,仅靠文献记载是不够的,因为“装束”这种事物视觉性极强,只有结合绘画、实物等文物资料,才能让我们在1000多年之后最大限度地了解当时的装束情况,并在文献资料的帮助下,了解装束背后的社会文化意义。
一般印象唐代女性都很“开放”,从来没有遮蔽。这样说总体上是可以的,但严谨一点,就要指出在唐朝的不同阶段,其实有所不同。据《旧唐书·舆服志》,从唐初到开元时代的一百年内,女性身体遮蔽与否有过几次变化:高祖武德到太宗贞观年间(618—649),女性多穿“
了解唐代女性装束,仅靠文献记载是不够的,因为“装束”这种事物视觉性极强,只有结合绘画、实物等文物资料,才能让我们在1000多年之后最大限度地了解当时的装束情况,并在文献资料的帮助下,了解装束背后的社会文化意义。
一般印象唐代女性都很“开放”,从来没有遮蔽。这样说总体上是可以的,但严谨一点,就要指出在唐朝的不同阶段,其实有所不同。据《旧唐书·舆服志》,从唐初到开元时代的一百年内,女性身体遮蔽与否有过几次变化:高祖武德到太宗贞观年间(618—649),女性多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