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毓芳:“磁石门”遗址实为上林苑建筑遗址
分享
101260

20世纪80年代初,在陕西西安西郊武警工程学院营区施工时,发现了一处明显的夯土层,质地坚硬,当时推测其为秦阿房宫磁石门遗址。
武警工程学院营区内的这处遗址是“磁石门”遗址么?通过2007年春的考古勘探和试掘,证实这里并非阿房宫磁石门遗址,而是上林苑建筑。
2007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联合组成的阿房宫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勘探和试掘。日前,考古网对回到北京的阿房宫考古队队长李毓芳进行了访问。

李毓芳:为了彻底搞清武警工程学院校园内的高台遗址的时代、性质和结构布局,阿房宫考古队于3月对该遗址进行了勘探和试掘。发掘认定这处遗址在阿房宫前殿遗址东北2000米,为上林苑六号建筑遗址。
通过对该建筑遗址的细致勘探,我们了解到该遗址是一处南北长、东西窄的高台宫殿建筑遗址,分为下部夯土台基和上部宫殿建筑两部分,夯层一般厚5至8厘米。下部夯土台基形状不规则,现存南北最大长度57.5米、东西最大宽度48.3米,自现地表向下,夯土厚3.7米;上部宫殿建筑因建筑物无存,故仅存基址,其形状不规则,现存南北最大长度45米、东西最大宽度26.6米,其高出地表1.5―2.4米。

考古网站记者:这处遗址如果不是“阿房宫磁石门”遗址,那么它的时代和性质如何呢?

李毓芳:从该建筑遗址出土的建筑材料来看,既有具有战国时期的板瓦、筒瓦出土,又有属于西汉前期的板瓦、筒瓦、瓦当出土,所以这处遗址建筑的时代应为战国时期,而又沿用到了西汉前期。从该建筑遗址的建筑结构来看,它应为一座高台宫殿建筑,而不是一座门址,因为没有门道遗迹。因该建筑处于渭河以南秦国所建的皇家公园――上林苑中,故它应为战国时期秦国上林苑中的一座高台宫殿建筑,编为“上林苑六号建筑遗址”。它建筑的时代比秦统一以后秦始皇所修建的阿房宫要早,故它不属于阿房宫的建筑。由于考古工作的这一重要新发现,使我们澄清了长期以来将上林苑六号建筑遗址作为“阿房宫磁石门”遗址的讹传。
考古网站记者:请问阿房宫考古队将进行哪些工作?
李毓芳:现在阿房宫考古队在继续工作,在阿房宫前殿以北到渭河范围内进行调查勘探,下半年将确定阿房宫的北界,最后确定阿房宫的范围,给国人一个满意的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