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甲级战犯土肥原贤二简介 土肥原贤二怎么死的?土肥原贤二有没有后代?
土肥原贤二简介 土肥原贤二怎么死的?土肥原贤二有没有后代?土肥原贤二,日本陆军大将,主持情报工作,继青木宣纯和坂西利八郎之后,在中国从事间谍活动的日本第三代特务头子,建立“满洲国”和策划“华北自治”的幕后人物。以豪爽重义闻名于旧中国官僚间。有“东方托马斯·爱德华·劳伦斯”之称。之后任日本第十四师团长,参加兰封会战,升任第七方面军司令,教育总监,第一总军司令。
1945年战败后接受审判,1948年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定为甲级战犯,经抽签第一个被处以绞刑。
土肥原贤二(1888年—1948年),日本陆军大将,甲级战犯,长期在中国从事特务活动的侵华阴谋家。出生在冈山县一个军人家庭。
1904年和1912年,先后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和陆军大学。
1913年,以参谋本部部员、陆军上尉身份来到北京,在“坂西公馆”(即特务机关)任日本特务头目坂西武官的助理,开始了其在中国长达30余年的间谍特务生涯。
1928年3月,土肥原应聘出任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顾问,陆军大臣为其规定了控制奉军、搜集奉军情报等任务。
土肥原贤二由于长期生活在中国,成为日本陆军特务系统中有名的“中国通”。1919~1920年,土肥原利用其与山西军阀阎锡山是士官学校同学的关系,曾两次安排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官与阎会晤,建立所谓“日阎亲善友好关系”。
1920年,直皖战争后,美英支持的直系军阀上台,日本支持的皖系军阀失势。他利用其在士官学校的同学、浙江省督的参谋长陈乐山做稳定皖系的工作,企图促使皖、奉、孙(中山)三者联合统一中国,以实现日本的侵略方针。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吴佩孚仓惶逃往汉口。土肥原立即在背后操纵策划,以停止银行兑换为手段,致使吴佩孚的纸币化为废纸,加速了直系军阀的垮台。
1928年6月,张作霖在关东军制造的“皇姑屯事件”中被暗杀后,他被解聘辞去顾问,转任步兵第30团团长。
1930年10月土肥原接受关东军的指令,在华北设立特务机关,以瓦解张学良势力。
1931年3月,日本正式在天津设立特务机关,由土肥原任特务机关长。此间,他曾利用石友三排斥张学良,拉拢阎锡山出山,一并解决满洲和华北问题,未能得逞。
1931年8月16日,出任奉天特务机关长的土肥原回国述职。“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的当天,由东京赶回奉天任所。隶属于关东军司令部的奉天特务机关,一时成了事变的指挥中心。
9月20日,土肥原被任命为奉天市市长。
9月22日,在关东军参谋长三宅光治召开的策划事变后下一步行动的会议上,土肥原主张应在满洲建立以日本为盟主的国家。当日本军部批准关东军建立伪满洲国的方案后,土肥原接受关东军的指令,于10月25日前往天津劫持溥仪到东北,以便拼凑伪满傀儡政权。土肥原到天津后,对溥仪软硬兼施,投其所好,并通过制造骚乱的办法,将其挟持到了东北。
1932年1月26日,土肥原被调往哈尔滨出任特务机关长,主要任务是稳定北满局势,镇压东北抗日武装力量,为侵占整个北满作准备。
1933年,土肥原第二次出任奉天特务机关长,在《塘沽协定》划定的非军事区内策动叛乱,制造事端。
1935年6月,他又被关东军派往华北,协助中国驻屯军司令官多田骏,策动各派军阀进行所谓自治运动,企图制造第二个伪满洲国。土肥原到华北后,先是逼签了“土肥原----秦德纯协定”,攫取了察哈尔大部主权;接着在停战区炮制了以汉奸殷汝耕为主席的“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以后,又逼迫宋哲元在北平成立了“冀察政务委员会”。由于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土肥原分离华北的阴谋最终遭到了失败。
1936年,土肥原晋升为中将,调任国内留守第1师师长。“七·七”事变后,他率领第14师侵入华北,直接介入屠杀中国人民的侵略战争。
1938年6月,奉调回国,参加由陆、海、外代表组成的“对华特别委员会”,负责筹建中国占领区内统一的伪政权,并在上海设立了办事机构----土肥原机关。
1940年9月,土肥原转任军事参议官兼陆军士官学校校长。
1941年4月晋升为陆军大将,6月调任航空总监。
1943年5月,出任本土东部军司令官。
1944年3月,调任新设的第7方面军司令官。
1945年4月奉调回国,出任教育总监。
1945年日本败降后,曾一度任东部军司令、总司令。
9月13日,驻日盟军总部以战犯嫌疑下令将他逮捕,关押在横滨刑务所。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战后进行查证,确认甲级战犯土肥原贤二犯有侵略战争罪和战争阴谋罪,于1948年11月12日对他判处绞刑,12月23日在东京巢鸭监狱执行。
1883年8月8日,土肥原贤二出生于冈山县的一个武士之家。其父土肥原良永曾任日本陆军少佐,其兄土肥原鉴是日本陆军少将。土肥原贤二14岁开始,先后在仙台地方幼年 学校、东京中央幼年学校学习。
1904年10月,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6期步兵科,在校期间曾与冈村宁次、板垣征四郎及中国军阀阎锡山等同学,交往甚密。毕业后于同年11月被授予日本陆军步兵少尉军衔,并被分配到步兵第十五联队,不久便参加了日俄战争。
1905年4月,土肥原调往第49步兵联队,
1907年12月晋升为中尉。
土肥原进入日本培养高级军官的陆军大学 ,1912年11月,从该校24期毕业,次年年1月调到参谋本部任职。7月,土肥原便以参谋本部部员的身份被派到中国北京,晋升为大尉,担任日本驻中国武官坂西利八郎的副官,师从坂西这个日本驻中国第二代特务头子达五年之久,成为这个北洋七代总统的顾问最得意的弟子,他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1] ,谙熟中国的政治、历史及风土人情,善于交际,因而还和中国许多军阀和政界要人建立起了微妙的个人关系,这为他从事谍报工作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
1918年6月,土肥原调回参谋本部,同年11月调到齐齐哈尔,任黑龙江督军顾问。
1919年8月晋升为少佐。
1920年调到第25步兵联队任大队长。参加了出兵西伯利亚行动。
1921年5月,赴欧美考察军事。
1922年12月重返坂西公馆工作。
1923年8月晋升为中佐。
1926年3月,步兵第二联队副。转第三联队副,
1927年7月晋升为大佐,第1师团司令部任职,日本人对陆大精英有个形象的说法,叫十年人事,即只要不犯错误,一般十年内就可以升到大佐,土肥原贤二因为在中国待的时间太长,用了十五年才达到这个职位。
1928年3月,土肥原应聘出任奉系军阀张作霖的顾问。主要任务是:指导奉军以日军为典范进行训练,以便一旦有事为日军所用,与关东军及奉系军阀所辖范围内的帝国官宦、陆军武官等保持密切联系;大力搜集奉军所辖范围内的有关军事、内政、交通、财经及资源等情报。
与张作霖的恩怨
在中国期间,土肥原贤二作为“坂西公馆”的实力人物,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竭尽全力援助奉系军阀,他想方设法扰乱直系军阀的金融系统,使其所发行的纸币作废,乘冯玉祥于24年10月发动北京政变,迫使吴佩孚兵退汉口之际,使奉系军阀张作霖成为掌握北京政府的统治者。
1925年11月,奉系将领郭松龄因待遇不满,起兵倒戈,当时奉军主力正在关内作战,奉天形势危急。为了解张作霖之急,土肥原直接向日军参谋本部建议调遣驻朝鲜龙山的日本军队出兵奉天,阻击郭松龄。结果,郭松龄兵败被杀,土肥原本以为关东军支持张作霖会换来奉系的俯首帖耳,完全听命于关东军,然而,张作霖并不甘心听命于日本人,做一个傀儡。他明白日本人在利用他,但他也是在利用日本人。他羽翼已丰,自然不会像日本人所希望的那样对其言听计从了。对于日本不断提出的各种“权益要求”,他要么设法推脱,要么就干脆不办,特别是在1927年就任“中华民国陆军大元帅”,并组织起“安国军政府”后,他力图摆脱日本人控制的姿态愈发明显。张作霖这种做法使得土肥原贤二颜面扫地,因为他曾力主关东军大力支持张作霖,并“错误”地判断张会听命于日本。